經長:台半導體聚焦3方向 技術領先吸引國際大廠投資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站在關鍵轉捩點,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聚焦投資、人才和市場3大方向,台積電在2奈米製程與先進封裝的持續領先,印證台灣供應鏈的戰略價值,期盼持續吸引國際大廠在台投資。

工研院今天舉辦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郭智輝主持「地緣政治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座談,和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台灣杜邦公司總裁陳俊達、優貝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吳東嶸、安謀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黃怡杰等人與談。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正站在關鍵的轉捩點,從各國強化產業自主性的政策趨勢,到美國推動對等貿易與製造回流的政策,晶片已從純粹的經濟產品,升級為攸關國家安全與產業韌性的戰略資產。

總統賴清德在國安談話中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強調4大核心方向,強化供應鏈韌性、建立多元的供應鏈體系、發展AI晶片產業聯盟以及共享價值為基礎,推動高階晶片民主供應鏈,確保技術安全與產業自主。

因應地緣政治情勢變化,郭智輝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包含投資、人才和市場3大方向,台灣憑藉技術領先,產業聚落完整,穩定支撐台灣高效能運算與創新應用,台積電在2奈米製程與先進封裝的持續領先,印證台灣供應鏈的戰略價值,期盼持續吸引國際大廠在台投資。

曹世綸表示,台灣持續深耕半導體先進製造和研發,隨著新興市場發展,台廠積極參與CoWoS先進封裝、矽光子和AI等領域,也吸引SK海力士和三星等大廠來台,台灣在AI領域扮演重要和領先的角色,加上園區基礎建設、政策法規和稅制等誘因,以確保國際供應鏈在台投資。

談及半導體應用市場,曹世綸表示,未來AI和半導體是剛性需求,除了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應用市場也延伸至衛星、國防和量子領域,推升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1兆美元。因應全球地緣政治和在地化需求,台灣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和貢獻,有責任協助維持全球供應鏈韌性。

陳俊達表示,產業創新關鍵在於與客戶、供應鏈和政府的夥伴關係,「半導體不是一家公司就可以完成」,包含設計、製造、材料和設備等環節,隨著半導體技術發展,對材料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立足台灣,也希望從台灣產業生態系經驗出發,共同創造安全可信賴的全球供應鏈。

吳東嶸表示,以往廠商來台投資考慮的是價格和利潤等高CP值,現在則以安全韌性等共享價值為主,台灣經歷地震、颱風和疫情等挑戰,依舊展現韌性,像是供應鏈對台積電的承諾,以及台積電對客戶的承諾,「沒有一天delay」。

黃怡杰表示,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聚焦討論AI算力等議題,為協助推動台灣產業發展,希望可以藉由安謀英國總部的研發能力,協助台灣IC設計公司在半導體產業上游更嶄露頭角,在AI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