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年度大考DJSI 填答如偵探辦案講證據誠信

全球企業永續經營的年度大考「道瓊永續指數」(DJSI)於2024年底公布最新名單,台灣共有42家企業脫穎而出。然而,這項行之有年的權威指標正迎來重大變革,從2025年2月起更名為「道瓊最佳類別指數」(DJBIC),標誌著永續標準持續提升,企業填答問卷如同「偵探辦案」,證據與誠信缺一不可。

自1999年推出以來,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DJSI)一直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企業永續評比,更是責任投資人衡量企業非財務績效的重要參考依據。

這項指數由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管理,透過旗下標普全球(S&P Global)的企業永續評鑑(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方法學,從環境、社會與治理(ESG)3個面向,對全球數千家大型企業進行全面性的檢視。

為了更精準反映「優中選優」的篩選原則,並應對歐盟等監管機構對基金名稱使用ESG相關術語的指導方針,自2025年2月10日起,DJSI指數家族正式更名為「道瓊最佳類別指數」(Dow Jones Best-in-Class Indices,DJBIC),強調入選的企業不僅符合永續標準,更是所在產業中表現最頂尖的10%佼佼者。

對企業而言,入選DJBIC成分股的意義非凡,不僅是對公司長期致力於永續發展的肯定,更是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國際資金、強化投資人與客戶信心的重要憑證。當供應鏈「綠化」壓力與日俱增,一張DJBIC的入場券,往往等於一張在全球供應鏈中更具競爭力的通行證。

在2024年12月公布的評選結果中,台灣企業表現亮眼,共有42家入選,相較2023年增加7家。其中,34家企業入選「世界指數」(DJSI World),37家入選「新興市場指數」(DJSI Emerging Markets),共有29家企業同時榮登雙榜。

攤開入選名單,台灣具優勢的科技業與金融業依然是入選大宗。在世界指數中,金融業以中信金、玉山金、富邦金等9家最多;電子設備與半導體產業緊追在後,包含台積電、聯電、台達電、日月光等指標大廠皆榜上有名。

2024年有多家台灣企業敲開DJSI大門,包括緯創、啟碁、中鋼、台泥、遠東新、上銀、巨大、藥華藥及長榮航空等。值得一提的是緯創的入選,為競爭激烈的電子代工產業樹立新標竿。

「DJSI的每一題,都不是寫作文,而是寫申論題,而且是要求附上公開證據的申論題。」緯創永續長丘高玲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一語道破DJSI評比的核心精神。

丘高玲分析,填答問卷時的任何一項陳述,例如公司設定了減碳目標或推動了某項員工福利計畫,都必須提供公開的佐證資料,可能是永續報告書或公司官網。分析師不會輕信企業的片面之詞,一切以公開、可驗證的證據為準。

更嚴苛的是媒體與利害關係人分析機制,俗稱「媒體評分」。評鑑方會透過系統性的媒體監測,檢視企業過去一年是否有未在問卷中誠實說明的負面事件,例如重大勞資爭議、環境污染裁罰等。若有相關報導,即使企業在該題項的自評分數很高,分析師也可能根據事件的嚴重性與公司的處理方式進行扣分。

「這意味著,企業的永續作為必須是360度全方位的,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在評比中被放大檢視。」丘高玲說。

除了證據主義,DJSI的另一項利器是「長期追蹤機制」。丘高玲指出,企業所有填報的數據與承諾,都會在評鑑系統中留存至少4年。這形成了一條時間軸,讓分析師得以清晰觀察企業永續表現的趨勢,以及檢視其承諾的兌現情況。

她舉例,若一家公司在2024年承諾「將於2025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並因此獲得高分,到了隔年,分析師會回頭檢視這個承諾是否達成;若未能實現,不僅2025年的分數會被下修,甚至可能因「承諾跳票」而被扣更多分。

丘高玲說,「這套機制杜絕了企業畫大餅或開空頭支票的可能性,因為隔年馬上就會被檢驗,無法輕易欺騙。」

從「道瓊永續指數」到「道瓊最佳類別指數」,名稱的轉變,代表永續標準持續提升。緯創的經驗揭示,要在這場全球永續競賽中取得領先,企業不能再僅僅依賴華麗的報告書,而必須建立一套以誠信為本、以證據為證、以長期承諾為核心的永續治理體系。唯有如此,才能在不斷演進的考題中,交出經得起檢驗的答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