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行受惠AI空運需求 散裝業看好川習會後補運潮

貨攬業者中菲行觀察,10月為空運旺季,貨量受惠AI伺服器需求,但貨櫃航運需求則疲軟;散裝業者慧洋-KY、台航則看好,川習會後美中雙方釋善意,可望帶動散裝航運補運潮、推升運價。

中菲行(5609)10月集團營收新台幣23.4億元,年減14.8%,10月空、海運貨運量持續增加,年成長1成,但匯率因素影響成長;前10月空、海運貨運量年增2成,集團營收240.6億元,僅年成長7.4%。

中菲行指出,10月為空運旺季,亞洲至北美的貨運需求推升,前往美國的出口貨量因AI伺服器需求而增加,加上高科技和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市,以及美國黑色星期五前的電商促銷活動,進一步增加空運量。

觀察10月海運市場,中菲行指出,隨旺季結束,需求持續疲軟,船公司削減航班和安排空班航行以縮減艙位,並於10月初美歐線實施運費漲價。

慧洋-KY(2637)10月合併營收17.18億元,適逢北美穀物傳統旺季,單月營業淨利6.24億元,營業利益率達36%,另有處分1艘海岬型(Capesize)舊船,認列處分利益約800萬美元,10月稅前淨利8.35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1.12元;前10月每股稅前盈餘3.6元。

慧洋-KY表示,10月延續北美穀物收成傳統運輸旺季,散裝運價穩定維持在旺季水準,即便中美雙方互相徵收港口費,對航運市場影響甚微,而月底川習會上美中氣氛和緩,中國恢復對美國採購大豆、穀物及鐵礦砂等原物料,可望進一步帶動散裝航運補運潮。

台航(2617)前3季合併營收31.2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5%,營業毛利12.5億元,較去年減少,但毛利率皆在40%以上,且第3季獲利較上半年已明顯回升,再加上業外認列陽明海運股利收入,第3季單季每股盈餘(EPS)1.35元,前3季EPS為2.36元,與去年同期相當。

台航表示,獲利回升有3大主因,第1,美國與主要貿易國家(除中國外)的關稅談判已大致確定,第2,中國大量進口巴西大豆,今年巴西大豆產量創歷史新高,出口延續至第3季,第3,印尼7月開始解除出口煤炭價格管制,出口量激增,有效帶動中、小型船舶船噸需求及運價。

台航指出,川習會後,中美雙方達成多項共識,如中國恢復採購美國大豆及各類大宗農產品、暫停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則調降部分關稅,雙方並同意暫停互徵港口費措施1年,預期散裝貨運需求有望增加,進一步推升散裝運價。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