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亂市用主動式ETF應變 好股不漏接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川普抨擊聯準會主席鮑爾(Powell),企圖干預貨幣政策,但近日又再度拋出溫和態度,表達對中國的善意,顯見川普態度反覆無常,加上美國科技財報登場,市場焦點轉向財報,即便4/23台股隨之反彈,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選股主軸可將資金轉往較不受關稅影響的利基產業,趁勢逢低分批布局低基期優勢兼具高殖利率的潛力股,AI長線趨勢不變,內需、高股息短線有機會。野村投信表示,目前盤勢不確定因素仍多,投資也要與時俱進,靈活主動出擊應萬變,成長與價值股並重,主動式基金在此市況下極具優勢。
野村投信全球整合投資方案部主管暨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00980A)經理人游景德表示,雖然目前關稅暫緩90天,部份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豁免關稅,但各國仍在談判階段,且川普即將公布產業關稅,仍不排除走入第2個情境,只要不是情境三,股市最終還是會回歸上升軌道。台灣3月出口遠優於市場預期,主要來自Blackwell量產發酵、關稅不確定性帶來搶出口力道加大,預期第2季關稅暫緩期間,將有利於台灣短期的出口動能,但也需留意下半年出口力道是否減弱,考量電子業庫存均已呈現下降趨勢,假使第3季對等關稅重啟,也有助於企業做好抗戰準備。

今年至今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使金融市場震盪,2025台股仍有機會是好年,游景德看好台股五大理由:
理由一:融資殺至斷頭,台股預期已在底部
對比過去幾次台股重挫經驗,當大盤來到底部時,融資餘額年增率大多介於-20%~-40%,目前水準已相當接近,預測目前大盤應也接近底部,再向下跌的空間有限。
理由二:市場提前反映衰退,股市已經超跌
回顧過去幾次台股修正,大多伴隨著經濟放緩或衰退,反映在本益比(股價/過去12個月EPS)-預估本益比(股價/分析師預估未來12個月EPS)轉負值,或是低於長期平均線。對照本波修正,EPS並沒有明顯下修(本益比-預估本益比仍高於長期平均),然而股市卻已修正超過20%,明顯超跌。若關稅順利解決,股市高機率超跌後補漲;若關稅導致經濟放緩或衰退,股市基本上已提前反映。
理由三:估值降至罕見低位,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彭博預估台股本益比已降至近年低點,低於近5年平均值、接近-1倍標準差,評價進入合理區間。基於2025全年台股EPS應能維持正成長,台股的長線投資價值已浮現,但未來仍需觀察關稅談判結果與談判時間長度,以及對於經濟成長的影響。
理由四:企業獲利創次高,配息值得期待
今年以來科技/成長型股票普遍重挫,相比之下,傳產/高股息股票相對抗跌,成為短期資金避風港;在關稅不確定性下,更凸顯股息確定性的重要。其次,5月股東會旺季即將到來,2024年台灣上市公司稅後淨利4兆元(年增38.71%),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在今年股價大幅回檔的情況下,今年配息金額及配息率均值得期待。
理由五:資本支出不手軟,AI仍是長線趨勢
輝達4/14宣布在美國打造5000億美元AI基建,Meta、微軟、亞馬遜也都表示將砸百億美元在美國蓋資料中心,即便關稅帶來不確定性,但科技巨頭投資AI步伐並未停止。台灣目前佔據全球先進製程領先地位,預計到2032年也是如此;只要全球對於AI投資的腳步不停,長期而言台灣仍將因AI發展而受惠。
整體而言,游景德表示,台股因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反覆之下震盪加劇,1周之內分別寫下了史上最大跌點與最大漲點紀錄,部分台股電子產業出現急單及搶運狀況,第2季仍有機會持續拉貨,建議採「雙階段策略」以對抗市場波動:(一)打底階段:降波動/增防禦,關注內需型產業、高股息類股。(二)回補階段:逐步增加風險部位,趁反彈降低持股集中度以分散風險,關注受惠政策或長期成長性佳的產。AI長線趨勢不變,內需、高股息短線有機會,電子部份建議聚焦:AI供應鏈相關(AI晶片、AI伺服器)與邊緣AI相關(AI手機 / PC、機器人),傳產部份我們仍看好:AI電力需求(重電)、消費受惠(成衣、製鞋)、題材(鋼鐵、水泥)。
野村投信表示,主動式ETF比照現行被動式ETF,投資人可透過證交所的「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查詢盤中即時淨值,身為第1家發行的野村投信也對主動型ETF準備相當充足的基本介紹,幫助投資人了解主動式ETF。此外,主動式ETF盤中即時淨值與收盤後公告之淨值之間可能出現差距,係因盤中即時淨值係根據前1營業日投資組合之市值估算,惟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得於盤中即時調整投資組合,導致當日實際持有部位與前1營業日出現落差。提醒投資人在交易前,應充分了解主動式ETF之產品特性與潛在風險,並密切留意ETF折溢價狀況,審慎評估市場波動,以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價差損失。(自立電子報2025/4/24)
野村投信全球整合投資方案部主管暨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00980A)經理人游景德表示,雖然目前關稅暫緩90天,部份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豁免關稅,但各國仍在談判階段,且川普即將公布產業關稅,仍不排除走入第2個情境,只要不是情境三,股市最終還是會回歸上升軌道。台灣3月出口遠優於市場預期,主要來自Blackwell量產發酵、關稅不確定性帶來搶出口力道加大,預期第2季關稅暫緩期間,將有利於台灣短期的出口動能,但也需留意下半年出口力道是否減弱,考量電子業庫存均已呈現下降趨勢,假使第3季對等關稅重啟,也有助於企業做好抗戰準備。

今年至今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使金融市場震盪,2025台股仍有機會是好年,游景德看好台股五大理由:
理由一:融資殺至斷頭,台股預期已在底部
對比過去幾次台股重挫經驗,當大盤來到底部時,融資餘額年增率大多介於-20%~-40%,目前水準已相當接近,預測目前大盤應也接近底部,再向下跌的空間有限。
理由二:市場提前反映衰退,股市已經超跌
回顧過去幾次台股修正,大多伴隨著經濟放緩或衰退,反映在本益比(股價/過去12個月EPS)-預估本益比(股價/分析師預估未來12個月EPS)轉負值,或是低於長期平均線。對照本波修正,EPS並沒有明顯下修(本益比-預估本益比仍高於長期平均),然而股市卻已修正超過20%,明顯超跌。若關稅順利解決,股市高機率超跌後補漲;若關稅導致經濟放緩或衰退,股市基本上已提前反映。
理由三:估值降至罕見低位,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彭博預估台股本益比已降至近年低點,低於近5年平均值、接近-1倍標準差,評價進入合理區間。基於2025全年台股EPS應能維持正成長,台股的長線投資價值已浮現,但未來仍需觀察關稅談判結果與談判時間長度,以及對於經濟成長的影響。
理由四:企業獲利創次高,配息值得期待
今年以來科技/成長型股票普遍重挫,相比之下,傳產/高股息股票相對抗跌,成為短期資金避風港;在關稅不確定性下,更凸顯股息確定性的重要。其次,5月股東會旺季即將到來,2024年台灣上市公司稅後淨利4兆元(年增38.71%),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在今年股價大幅回檔的情況下,今年配息金額及配息率均值得期待。
理由五:資本支出不手軟,AI仍是長線趨勢
輝達4/14宣布在美國打造5000億美元AI基建,Meta、微軟、亞馬遜也都表示將砸百億美元在美國蓋資料中心,即便關稅帶來不確定性,但科技巨頭投資AI步伐並未停止。台灣目前佔據全球先進製程領先地位,預計到2032年也是如此;只要全球對於AI投資的腳步不停,長期而言台灣仍將因AI發展而受惠。
整體而言,游景德表示,台股因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反覆之下震盪加劇,1周之內分別寫下了史上最大跌點與最大漲點紀錄,部分台股電子產業出現急單及搶運狀況,第2季仍有機會持續拉貨,建議採「雙階段策略」以對抗市場波動:(一)打底階段:降波動/增防禦,關注內需型產業、高股息類股。(二)回補階段:逐步增加風險部位,趁反彈降低持股集中度以分散風險,關注受惠政策或長期成長性佳的產。AI長線趨勢不變,內需、高股息短線有機會,電子部份建議聚焦:AI供應鏈相關(AI晶片、AI伺服器)與邊緣AI相關(AI手機 / PC、機器人),傳產部份我們仍看好:AI電力需求(重電)、消費受惠(成衣、製鞋)、題材(鋼鐵、水泥)。
野村投信表示,主動式ETF比照現行被動式ETF,投資人可透過證交所的「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查詢盤中即時淨值,身為第1家發行的野村投信也對主動型ETF準備相當充足的基本介紹,幫助投資人了解主動式ETF。此外,主動式ETF盤中即時淨值與收盤後公告之淨值之間可能出現差距,係因盤中即時淨值係根據前1營業日投資組合之市值估算,惟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得於盤中即時調整投資組合,導致當日實際持有部位與前1營業日出現落差。提醒投資人在交易前,應充分了解主動式ETF之產品特性與潛在風險,並密切留意ETF折溢價狀況,審慎評估市場波動,以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價差損失。(自立電子報2025/4/24)
- 記者:自立晚報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