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1粽溫馨新住民包粽比賽 5個國家的9支隊伍熱烈參賽


愛+1粽溫馨新住民包粽比賽 5個國家的9支隊伍熱烈參賽


〔News586/記者李芷妍、郭政隆嘉義市報導〕粽味飄香印端午,嘉邑崎頂大福興宮為讓新住民朋友感受台灣端午節的熱鬧氣氛,在端午節前夕的5/27日傍晚,結合數個慈善團體,舉辦「愛+1粽溫馨新住民包粽比賽」,總計有來自越南、柬埔寨、泰國、中國大陸及台灣等5個國家的9支隊伍參賽,在激烈競爭中,卻仍是顯得溫馨和樂。



愛+1粽溫馨新住民包粽比賽 5個國家的9支隊伍熱烈參賽


贊助單位嘉邑行善團理事長鄭秀玉強調,為了讓來自越南、中國大陸等國家新住民朋友們,感受端午佳節氣氛,特別舉辦這場別開生面活動;嘉邑崎頂大福興宮總幹事蔡坤章指出,包粽子比賽時間20分鐘,每隊需要在時間內完成3至5顆粽子,比賽成績由各評審,依據粽子特色與創意呈現計分,優勝隊伍主辦單位還會給予獎勵。



愛+1粽溫馨新住民包粽比賽 5個國家的9支隊伍熱烈參賽


比賽結果,第一名由色彩繽紛的越南1組奪得;第二名由台灣B組以大小粽搭配成圓融視覺來奪得;第二名則是由花飾點綴,用於婚禮粽的柬埔寨組所獲得,除此之外,每組也各有其特色,雖是依據粽子特色與創意呈現計分,但也著實讓評審很難去細分、抉擇。



這場活動由嘉邑崎頂大福興宮土地公廟、月老祖廟主辦;協辦單位有愛鄉慈善會、嘉義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嘉義市欣願福利協會;贊助單位則是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現場還有新住民團體表演,同時還有辦桌邀請弱勢族群、新住民朋友們共同餐敘,共同歡度端午佳節。



今日出席活動的嘉義市議員陳家平表示,大福興宮舉辦的這場新住民包粽比賽,不僅僅是一場廚藝競技,更承載著多重重要的社會與文化意義,透過粽子文化交流認識各國傳統文化,對於來自不同國家的新住民而言,包粽子是台灣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習俗之一,透過親手參與包粽過程,他們能更直觀地認識和體驗台灣的節慶文化,了解背後的歷史故事和象徵意義,例如粽葉的香氣、內餡的搭配、以及包紮的手法等;看到多國新住民的家鄉也有類似粽子的傳統美食(例如越南粽、大陸粽、柬埔寨粽等…),雖然形狀、口味、包法可能不同。但充分展現多元的飲食特色,豐富台灣的餐桌文化,這也促進了台灣在地居民對新住民原鄉文化的了解與尊重;辦理這樣的比賽,也可以提升新住民的歸屬感,參與到台灣的傳統節慶活動中時,有助於他們對這片土地產生更深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外來者」逐漸成為「在地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