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奕興業推智慧化轉型 繳減碳逾百噸成績單

走進道路如同棋盤的台南市新吉工業區,路旁廠房好似積木,從外觀很難找出差別,精奕興業公司就是其一,但不同的是,這家專業束帶傳產已踏入AI領域,幾近完成智慧化轉型,並繳出減碳逾百噸成績單。

在台南眾多科學園區、科技園區及工業區中,新吉工業區算是一位「新人」,2015年開發動工招商,2018年全區道路完工啟用,標榜是全國第一個污水零排放工業區,園區產業以低污染及低耗水為限,食品、成衣及服飾、塑膠製品外的製造業,不得產生製程廢水。

1981年創立、以高度自動化專業生產束帶及配件零件的精奕興業,2019年在擴廠需求及重視環境保護原則下,從台南市仁德區遷往新吉工業區,廠區有4棟建築,生產線在其中2棟,中央供料系統位於嶄新亮麗的辦公大樓,就在擺滿樣品、證書、獎牌的會議室下方。

颱風丹娜絲7月上旬重創台南後,天際重現藍天白雲,乾淨如常的精奕興業廠區,1輛貨櫃車停在辦公大樓前等待出貨,中央供料系統上方兩面大螢幕顯示各方數據,因通風設備良好、隔音效果佳,幾乎無法聽到走道兩旁機具傳動聲,也未明顯感受悶熱,和一般傳統產業廠房大不相同。

多年努力獲獎無數朝綠色永續目標邁進

國家磐石獎、綠色小巨人獎、鄧白氏獎、IATF-16949、ISO-9001、ISO-14001、ISO-45001、碳足跡、碳盤查等認證,都是精奕興業多年努力取得的成就,年營業額也達到新台幣10億元,但這間擁有130名員工的傳產,仍未停下腳步,正踏上AI領域路途中,也朝向綠色永續目標邁進。

2020年對精奕興業來說是時間轉折點,也是智慧化起點,目的是解決人力短缺、維持品質穩定及響應低碳轉型,尤其是當前美國關稅衝擊,更面臨不可預期的未來,牽涉到匯率、原物料價格及市場需求等變因,這對9成產品外銷超過80個國家的精奕興業來說,是不可避免或忽視的課題。

精奕興業體認在全球製造業朝向智慧化、數位化持續轉型時代浪潮中,企業競爭力關鍵已不再僅止於價格與產能,更取決於流程效率、數據應用與品質控管的整合能力,且隨著訂單多樣化,產品精度要求提升,及全球市場「準時交付」、「客製化生產」期待提高,半自動生產模式已無法滿足快速應變與高彈性需求。

此外,傳統人工巡檢與紙本紀錄方式,在管理效率與資訊即時性存在明顯瓶頸。每當機台異常或品質偏差發生時,需仰賴操作員通報與主管決策,反應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產能損失,也增加生產成本。

因此,精奕興業決定導入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監控與資料採集系統),透過設備聯網與數據平台,邁向全廠智慧製造,實時蒐集運轉狀態、溫度、壓力、轉速等生產設備訊號數據,集中顯示於監控平台,再透過歷史資料儲存、異常預警與圖形化分析,協助管理者即時掌握工廠全貌。

一般來說,傳產踏進智慧領域,內部或多或少會出現阻力,但精奕興業總經理鄭鴻輝說,精奕興業沒有這方面問題,前期準備感測設備升級、整合及員工訓練,以達到稼動率提升、減少原物料量浪費及實現少量多樣生產等效益。

技術門檻高 以智慧化保持優勢

在智慧化數年過程中,精奕興業已在製程粉碎設備、冷卻循環系統、封口設備等節能10%(減碳25噸)至30%(減碳100噸),且改善中央供料系統、減少資料浪費耗損及提升整廠運轉效率,現階段則是讓智慧化系統架設更完備。

精奕興業預定2026年底完成建構機聯網。在SCADA導入成功後,智慧工廠建設著重於導入AI預測維護模型,推動MES(製造執行系統)整合,實現數位雙生模擬,向供應鏈夥伴開放SCADA資料共享介面,強化和上游材料供應商、下游客戶資訊協作,提升整體供應鏈反應速度與透明度。

不過,以科技應對生產挑戰,勢必引來同業仿效及削價競爭,鄭鴻輝表示,精奕興業技術門檻高,同業即使部分仿效仍難以競爭,雖然價格競爭依舊存在,但公司仍可以智慧化保持優勢,何況智慧化系統的建置,目的就是要避免同業削價競爭,只有強化自身產品品質、自動設備及管理,才能優於同業而立足。

當然,全球市場競爭是不可預期的,鄭鴻輝認為精奕興業自然得面臨國際競爭及美中貿易戰,尤以美洲市場更是精奕興業非常重要的國外指標市場,美國關稅衝擊、國際匯率變動及地緣政治競爭不確定性等,都是未來必須因應的挑戰。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