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CPI為1.37% 下半年有望維持2%以內

我國食物類價格的外食費6月維持在3.44%,再加上這次肉類漲幅4.54%也偏高,整體食物類漲幅還是近3%偏高。(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 )
[NOWnews今日新聞] 主計總處今(8)日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較去年同月漲1.37%,已經是連3個月下滑,以及連2個月低於「通膨警戒線」2%,據新台幣對美元升值、下半年貿易成長率走跌,以及油價趨於低點,下半年物價應有望維持在2%以內。但因為民眾普遍所購買產品並沒有比較便宜,再加上外食費價格仍偏高,民眾難對物價走低有感。
這次物價走跌主因是天氣穩定讓水果價格收斂,再加上端午節落點不同,娛樂服務及照顧服務價格出現落差,而今年第2季CPI為1.66%,較先前預測的1.92%還要更低。
據統計,七大類中走揚的包括,居住類漲1.17%,主因為6月開始適用夏月電價,電費較5月上漲23.75%所致;交通及通訊類漲0.36%:主因機票價格上漲,以及下旬台鐵調漲火車票價,運輸費上漲1.92%所致。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委曹志弘表示,近期物價可以控制在2%以內,很大原因來自天候比較穩定,水果價格漲幅持續收斂;若以核心CPI來說,6月維持在1.47%已經連續15個月小於2%。
然而,我國食物類價格的外食費6月維持在3.44%,再加上這次肉類漲幅4.54%也偏高,整體食物類漲幅還是近3%偏高。而服務類價格,如房租、家庭管理費、補習及學習費,以及醫療費用漲幅,分別漲幅達2.30%、3.74%、3.01%及2.16%,導致服務類物價指數上漲1.88%。
但他也補充,房租相較於先前已經有明顯收斂,「未來應該房租的漲幅不會再明顯擴張」,外食費漲幅也比5月稍微縮小,再加上4月電價沒有調漲,所以有助於舒緩廠商營運成本。
展望未來,以色列與伊朗戰爭僅有對6月油價出現短期波動,再加上新台幣對美元升值近1成,以及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下修,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已經連續32個月下跌,曹志弘預估,下半年物價還是會持續平穩,未來下半年CPI都在2%以內。

體感物價與統計不符? 主計總處:民眾常買產品沒有降價
中研院副院長、經濟所特聘研究員彭信坤日前曾指出,官方及研究機構預測的CPI數據今年來多已在2%,但主計總處模型推估數據和民眾感受不一樣,民眾仍感覺物價很高,這是一種「體感物價」。
對此,曹志弘說明,民眾比較有感的就是比較常購買;像是有368個品項仍有3分之2價格相較去於去年還是比較高,再加上外食費、水果、肉類常買的產品漲幅都達到2.5%,都明顯高於整體CPI漲幅,所以民眾還是會對物價上漲感受比較深。
對此,主計總處有特別拉出購買頻度「每月」至少購買1次者漲2.54%的經常性產品及服務,其CPI為2.54%,可能更接近。
相關新聞
新台幣強、低油價發威 主計處:下半年CPI都會低於2%
美股早盤科技股嗨漲!台積電ADR與輝達齊揚 美4月CPI低於預期
4月CPI年2.03% 低油價有望讓月CPI跌回「通膨警戒線」以內
- 記者:nownews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