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吹綠能?能源週攤位數銳減 業者曝原因

寒風吹綠能?能源週攤位數銳減 業者曝原因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今(29)日開展,身為台灣綠電年度盛事,今年卻有別於過去門庭若市,攤位擁簇盛況,今年攤位數較往年少。(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今(29)日開展,身為台灣綠電年度盛事,今年卻有別於過去門庭若市,攤位擁簇盛況,今年攤位數較往年少,光電廠商參展人數也銳減,而過往備受矚目的離岸風電專區規模也縮水,如今只剩下4家風電開發商進駐設攤,由此看到整個綠能產業冷颼颼。

據主辦單位先前揭露訊息,這次展會集結 450 家國內外指標企業,使用近1,600個攤位;相較於2024年的480家業者、1,625個攤位,已經出現數量上的銳減。

據悉,今年光是光電廠商就比去年減少約200個攤位;離岸風電開發商也僅剩下4家開發商,分別是沃旭能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風睿能源(SRE)及天豐新能源(SkyBorn Renewables)。

這次展覽是在南港展覽館的一樓及四樓,一樓主要由光電廠商及儲能廠商,四樓則以離岸風電為主。然而,一樓展場前半段看起來雖然攤位飽和,但走到後半段就可發現約5分之1的展場是空蕩蕩。

而四樓展區方面,除了許多離岸風電廠商缺席這次展覽,約有8分之1的場地是由經濟部、工研院及台電等官方展場佔據,還有約一半展場是分給「2025台灣國際水週」,相較於過往民間攤位擁擠狀況有差異。


寒風吹綠能?能源週攤位數銳減 業者曝原因
一樓展場前半段看起來雖然攤位飽和,但走到後半段就可發現約5分之1的展場是空蕩蕩。(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其實,早在今年能源週開展以前,許多能源廠商就已透露今年對於參展擺攤興致缺缺,而有來擺攤的再生能源商也並非真的感到樂觀,絕大數廠商的公開活動都縮小規模。

廠商透露,部分原因是因為在台灣並沒有要推新案場,因此沒有訊息需要對外宣布;部分外商則已離開台灣,或是陷入經營生死未卜之際,自然也不會想花預算擺攤。

也有業者反映,今年綠能飽受逆風及批評,再加上中央及地方政府在許多綠能推動政策上仍躊躇不前,也導致許多廠商寧可將資源投注到其他地方,讓代表綠電產業的能源週邁入寒冬。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上午受訪說,今年Energy Taiwan與Net-Zero Taiwan首度聯合展出,形成全方位的「一站式能源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平台,內容涵蓋儲能、節能、綠能、氫能、地熱、能源管理、金融服務等領域, 貿協動員全球外館,預計吸引3萬名國內外專業人士參觀,展現台灣在能源產業的國際連結。



相關新聞


同意水面型光電納入環評?經濟部官員被問3次 勉強擠出這句話


規劃將水面型光電納入環評!彭啓明:最快年底出爐、台灣將成首例


維持亞太領先地位 Boskalis:台灣應盡速展開下階段離岸風電招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