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券上路電商吃不到,業績挫咧等?其實,你還可以用「這種數據」自己振興!

振興券上路電商吃不到,業績挫咧等?其實,你還可以用「這種數據」自己振興!

振興券預購7月正式上路,許多實體店家摩拳擦掌,等著迎接這一波「報復性消費」。可惜的是,儘管業界大聲疾呼,振興三倍券目前仍然排除電商通路使用,讓不少專做線上生意的小型店家大喊不公平!不過小電商也無需太灰心,因為就算沒有三倍券,你仍然有「數據」這項秘密武器來抓住消費者的心!只要善用數據,不用靠三倍券,自己的業績就能自己振興!

振興券排除電商使用,其實對不少中小型電商來說真的「很傷」,因為疫情期間,中小型店家遭遇工廠停工、無貨可出的窘境,而不少公司內部為維持正常營運並顧及員工經濟負擔,依舊持續支付員工薪水與成本開銷。根據數據統計,疫情期間,逾五成六的電商賣家訂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多數業者的訂單都衰退三~四成,且受影響的商家,絕大部分都屬微型企業,經營規模在10人以內的小公司。

雖然振興券不給電商使用令人灰心,但其實真的不用焦慮!因為要振興線上業績,參考「電商數據」才是更有效又長遠的作法!所謂電商數據,是以台灣消費者在網購平台上搜尋關鍵字、點擊、購買等一連串行為基底,所分析歸納出來的數據,與Google、Facebook等國外平台給出的數據相比,電商數據更與台灣人的生活習習相關,更接地氣。

根據資策會調查,高達60%的台灣消費者在購物時已不再透過Google,而是直接進入「電商平台」搜尋,顯示電商平台已經不再只是賣場,而是「消費者的新入口」,更是廣大用戶生活的延伸、代表生活中各方面真實的需求,其中又以PChome 24h購物為網友最常逛的網站。

簡單來說,電商數據就像台灣網友日常生活的一面鏡子,是消費風向最靈敏的指標。

現在的消費者跟過去在網路行為上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消費者要搜尋,第一個就會求助Google大神,自然而然,品牌主在下廣告的邏輯也被牽著走,認為「找Google投放廣告準沒錯」。不過,從Google熱搜關鍵字,其實可以看出一些差別:2019年的Google熱搜關鍵字多半集中在「影視」、「政經」等議題,且搜尋的通常都是「怎麼」、「如何」開頭的關鍵字,很可惜的,這些搜尋的行為後面所對應的,都不是「商品」。

這代表什麼呢?代表Google關鍵字只能反映出「趨勢」,不能反映真正的消費者行為!因為拿不到真實的「消費行為數據」,品牌投放廣告時,也僅能依靠這些不精確的趨勢來擬策略。也就是說,品牌在投廣告時,若僅投Google、Facebook等平台,就有如大海撈針,得不到最精準的成效!

反觀電商平台,消費者進入電商搜尋時,直接輸入的是商品型號、商品名稱,甚至更細的專業術語或更細的產品特色,久而久之,電商平台累積出的大數據更能反映出消費者「什麼時候都在買些什麼」,更能依照天氣變化、天氣變化、促購檔期及日常消費3個時間點,區隔購物動機、喜歡哪個品牌、家庭輪廓、生活風格等更細微的TA畫像。

更重要的是,這些電商動態大數據,它是以目標受眾的「購物動機」為出發點,也就是說,在一開始就幫品牌篩選出那群「願意花錢」的消費者,並針對設定的受眾,持續更新滾動式動態數據,讓消費者黏著度更高,能幫助品牌主成功走入消費者的真實採購圈,在投放廣告時也能更精準。

所以,振興三倍券不能使用在線上購物真的沒有關係!「電商數據」能幫助品牌無論何時都能抓住人潮、衝刺買氣!快趁全民「報復性消費」情緒高漲時,用電商數據振興自己的業績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