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每股隱含價值升至87.2元!匯損、投資佈局 法說會揭露速看

國泰金今天召開法說會,公布首季淨值由去年底的9065億元,今年第一季下降至8836億元,減幅約2.5%;每股淨值由去年底的54.3元,今年首季降至52.8元。



至於子公司國壽隱含價值(EV),則由2023年底的1兆1400億元,增至1兆2790億元,增幅約12.2%,以國壽股數計算,每股隱含價值(EV)由2023年底的179.5元,增至201.3元,增幅12.1%;以金控股數計算,每股EV由2023年底的77.7元,上升至2024年底的87.2元。



國壽的每股精算價值(AV),由2023年底的218.2元,增至2024年底的243.5元;以金控股數計算,由2023年底的94.5元,上升至2024年底的105.4元。

國泰金每股隱含價值升至87.2元!匯損、投資佈局 法說會揭露速看



國壽今年首季的淨值降至6799億元,比去年底的7177億元,減少了378億元,減幅5.5%,主要原因是股市回落修正,導致金融資產評價下滑,影響淨值及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擴大至1226億元,比去年底的651億元,增加了575億元。不過,淨值比仍有8.5%。



投資動向方面,國壽首季逢高調節股票,實現資本利得,截至首季為止,台股資產約有5420億元,占總資產6.8%,比去年底的5750億元(占比約7.2%),減少約330億元,資產占比減少約0.4個百分點。



國外股票部位,也由去年底的4370億元,降至首季的3850億元,減少約520億元,資產占比從5.5%降至4.8%。



現金及約當現金,則由去年底的1560億元,增至今年首季的1810億元。截至昨天為止,現金部位已經拉高到台幣4400億元左右。



台幣升值的影響,國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說,台幣兌美元如果升值1%,國壽匯損約20億元;換個方式說,台幣兌美元如果升值1角,國壽匯損約6.3億元。國壽資產約有68%會有匯率風險,大約是台幣8400多億元,會受台幣波動影響,但真正會受影響的淨曝險部位,大約5千億元,以今年4月,台幣對美元升值3.6%來看,扣除60%外匯價格準備金,約有73億元匯損。



不過,林昭廷強調,國壽相較於主要同業,是逐漸拉高避險比例的壽險業者,像是大多數同業都在今年首季降低避險比,但國壽卻是從去年底的64%-65%,目前拉高到69%,趁著台幣首季貶值,增加了NDF避險,當時避險成本相對低,大約2%至3%,國壽也把天期拉長,以前1至3個月,現在新增的部位可能拉長到6個月到1年,甚至長達2年。



林昭廷說,另外也搭增加雜幣(指非美元的其他貨幣,例如韓元、星幣)等方式避險。



林昭廷說,台幣五月升值更多,截至昨(22)日,兌美元累計升值6.1%,國壽董事會已經通過,要申請外匯價格準備金新制,如果五月拿到核准,當月就會適用。



林昭廷說,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首季約有146億元,4月增列305億元,合計目前約有451億元可用。



林昭廷強調,未來台幣走向很難說,但不要太看重短期變動,還在長期區間內。還是可以控制在1%跟1.5%避險成本區間內。



林昭廷說,到昨天為止,國內外股票部位的未實現評價,已經回到成本之上。長期核心持股還是會增加,因為長期超額報酬,可以蓋過風險,台股投資占比目標,還是會訂在10%至15%。



至於台幣計價的債券ETF,有受台幣升值影響,首季的市值5200億元,四月降至5000億元,五月降至4600-4700億元。



不過,林昭廷強調,如果台幣升值10%,兌美元匯率升到29.5元的話,淨值比只影響負0.7%(去年底淨值比8.9%);RBC(資本適足率)影響約30%,以去年底359%計算,會降至329%,資本結構仍然健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