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掌心三下到銀幕淚點 《三千米的泳氣》真實暗號成最催淚橋段

從掌心三下到銀幕淚點 《三千米的泳氣》真實暗號成最催淚橋段
國片《突破:三千米的泳氣》李㼈、李紫嫣父女出席首映會。圖/突破:三千米的泳氣提供

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

即將於10月3日全台上映的國片《突破三千米的泳氣》,昨晚在台北舉辦盛大首映。其實自九月初起,該片已在桃園、南投等地試映,憑藉真實故事的力量提前收割口碑。影片改編自2020年七位視障者成功橫渡日月潭的壯舉,亦取材自導演安景鴻摯友、教練卓天仁的親身經歷。電影以「無光世界裡的生命韌性」為骨幹,將3300米的征途織成一首震撼人心的精神影像。

曾打造《鬥魚》《熊貓人》等作品的安景鴻,原本只打算以紀錄片定格這段傳奇。然而在長達半年的陪游與深談中,一個細節徹底改變了他的創作方向:某次訓練遭遇暴雨,一位視障泳者停下腳步,並非因體力不支,而是伸手輕觸夥伴的腳踝確認方向,隨即相視一笑,再度破浪前行。

「這種無需言語的默契,比任何旁白都有力量。」安景鴻坦言。於是,平實的訓練日誌被淬煉成一則關於生命尊嚴的寓言,紀實的真誠與劇情的張力交織,讓真實在光影中更顯震撼。

影片對真實的還原藏在每個細節裡。為貼近視障者的感知,攝影團隊甚至主動蒙眼體驗拍攝:在淺灘取景時,攝影師全程閉眼,只靠水聲與腳步聲捕捉畫面,最終定格下「踏水的韻律」、「掌心傳遞的方向」等充滿通感的鏡頭。而作為最佳配角的日月潭,更是團隊跨越四季的饋贈——晨光薄霧、暮色波光,皆是三個月每日凌晨五點守候的成果。


從掌心三下到銀幕淚點 《三千米的泳氣》真實暗號成最催淚橋段
李㼈、范逸臣、李紫嫣、蕭煌奇為國片《突破:三千米的泳氣》首映會宣傳。圖/突破:三千米的泳氣提供

「真實改編是一場尊重與創作的平衡術。」製片人李㼈直言。籌備初期,他帶領團隊逐一拜訪七位視障原型,整理近百小時訪談錄音,並親身體驗「看不見時全靠聽覺辨方向」的艱難。他更動用人脈邀請F4成員言承旭零片酬客串,對方得知題材後立即調整行程力挺。片中「手心點三下代表我愛你」的細節,則源自李㼈與女兒李紫嫣的真實互動,父女在戲裡戲外上演雙重親情。

此外,歌手蕭煌奇不僅在片中驚鴻一瞥,更為主題曲創作時特意融入水流聲與呼吸聲,讓旋律成為「視覺之外的語言」。

銀幕外的故事同樣動人。原型之一的陳先生回憶,曾因撞上浮標而恐懼下水,是夥伴們每天在岸邊擊掌合唱,才讓他重新踏入淺灘。試映會上,觀眾紛紛留言:「導演把紀錄片的真誠帶進劇情片。」「水景拍得太美,像一首詩。」「范逸臣與女主的水中互動層次分明。」據悉,當原型人物現身影廳、與銀幕情節重疊時,全場掌聲持續近五分鐘。

「那些不刻意的互助場景,讓我懂了『看見』從不止於眼睛。」一位觀眾的感言,道出全場共鳴。安景鴻的創作初心也愈發清晰:他不願渲染苦難,只想讓平凡人的倔強被看見。片中阿里山的晨光、日月潭的波光,正成為兩岸共享的情感橋樑。


從掌心三下到銀幕淚點 《三千米的泳氣》真實暗號成最催淚橋段
李㼈表示,電影將於10月3日全台上映,團隊將持續跑場與觀眾互動。

這部作品早已超越運動題材本身,它像一面鏡子,照見我們對「能力」的固有偏見。片尾字幕升起時的靜默,正是最有力的叩問:在彼此相視的世界裡,我們還能替誰成就不可能?

《突破三千米的泳氣》不僅是部未映先火的誠意之作,更是一場關於尊重與勇氣的公共對話—當日月潭的光影在銀幕流轉,那些看不見的堅持與互助,正等待更多人去傾聽、去見證。


從掌心三下到銀幕淚點 《三千米的泳氣》真實暗號成最催淚橋段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