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風險濾網」央行信用管制水龍頭未開 房市景氣低檔徘徊留伏筆
中央銀行今天(18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決議,此次不升息、不升準,且未鬆綁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對於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指示金融業要「打開資金水龍頭」,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行政院雖說水龍頭開大一點,但也要有「過濾網」,即也要注意風險控管,而央行目前觀察房地產對金融穩定的風險還沒解除,「這是合理的決定」。
而9月初行政院拍板將「新青安」排除於銀行法72-2條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外,央行將密切關注新青安排除後的影響,包括排撥問題是否解決及對房市影響,而只要對首購族有益,公股銀行可多增加存款,民營銀行也可幫忙承做。楊金龍也透露,央行今年底會總檢討選擇性信用管制,到時再看看明年怎麼走。

「新青安」開綠燈,央行卻按兵不動,暗示年底才會總檢討。(左到右)央行總裁楊金龍、行政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業界估計,面對房貸荒,央行仍選擇以不變應萬變,信用管制滴水不放,房市難解渴下,景氣預估也將持續在低檔徘徊盤整。但專家認為,央行日前將換屋族出售舊屋的緩衝期,從目前的1年延長至18個月,可看出央行仍留下伏筆,日後也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定族群進行寬鬆政策;且明年是選舉年,應會停止緊縮腳步,對房市釋出一些暖意。

「新青安」貸款鬆綁後,公股銀行會配合政策按規定辦理,協助更多民眾自住成家。(擷取行政院臉書)
央行去年9月揮出「史上最重打炒房拳」,決議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新增名下有房屋者的第一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從七都擴大實施至全國。此舉讓業者、購屋族無一倖免,也被市場喻為「金龍海嘯」。
實施以來,房市交易持續降溫,房價漲勢減緩,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由去年6月底高點的37.61%,緩降至今年8月底的36.71%。正因集中度未明顯下降,央行並未打算鬆綁信用管制。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房貸荒讓金管會鬆綁銀行法的放款天條,對於新青安開綠燈,使外界預期央行應會跟進放鬆房市管制,但央行卻如鐵板一塊,沒有任何調整,讓各界的期望落空。

金管會放寬不動產放款天條,業者認為央行未鬆手令人失望。圖為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張旭嵐表示,因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持續上升,不動產授信風險居高不下,讓重視金融穩定的央行,沒有大動作調整信用管制;等不到資金活水挹注下,年底旺季不旺,市場短期內依然處於「量縮價緩」的築底盤整。
高力國際董事黃舒衛表示,近期無論是銀行法72-2條排除新青安,或央行延長換屋協處期限,乃至於台銀對購置自用住宅貸款的收支比由200%調降180%,都僅是針對小部分剛需族群,在管制措施誤殺後,所進行的調整,但也強化政府打炒房的決心,提醒市場不宜錯判形勢。

房市政策非全面鬆綁,房產業界態度保守。(擷取永慶房屋臉書)
黃舒衛認為,管制不變下,成屋市場對首購族有利,但中高總價產品仍陷苦戰,產品價量走勢分化的趨勢會更明顯。預售市場方面,則前有限貸管制虎視眈眈,後有平均地權條例禁止轉售,但價格已不見得受市場認同,所以買氣最為觀望,萎縮幅度最嚴重。

買氣下滑但房價僅微微修正,央行擔憂水龍頭開太大恐重燃房市熱度。(資料照片)
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此次央行按兵不動,主因是自疫情後多次打房,已令全台買氣跌入谷底,惟價格仍未明顯修正,若貿然鬆綁恐再助長熱度,因此先將其列入「留校察看」名單;此外,目前全球局勢仍不穩,面對川普關稅戰的後座力,手上必須有更多籌碼因應,以減緩未來黑天鵝衝擊。
不過徐佳馨認為,央行在新聞稿中仍埋下伏筆,有了換屋族放寬至18個月的前例,日後也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定族群進行寬鬆政策。黃舒衛也說,明年又要選舉,央行基本上會停止再緊縮的腳步,預期可能會對房地產市場釋出一些暖意。(責任編輯:王晨芝)
房市難解渴 央行緊盯不動產貸款集中度
而9月初行政院拍板將「新青安」排除於銀行法72-2條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外,央行將密切關注新青安排除後的影響,包括排撥問題是否解決及對房市影響,而只要對首購族有益,公股銀行可多增加存款,民營銀行也可幫忙承做。楊金龍也透露,央行今年底會總檢討選擇性信用管制,到時再看看明年怎麼走。

「新青安」開綠燈,央行卻按兵不動,暗示年底才會總檢討。(左到右)央行總裁楊金龍、行政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業界估計,面對房貸荒,央行仍選擇以不變應萬變,信用管制滴水不放,房市難解渴下,景氣預估也將持續在低檔徘徊盤整。但專家認為,央行日前將換屋族出售舊屋的緩衝期,從目前的1年延長至18個月,可看出央行仍留下伏筆,日後也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定族群進行寬鬆政策;且明年是選舉年,應會停止緊縮腳步,對房市釋出一些暖意。

「新青安」貸款鬆綁後,公股銀行會配合政策按規定辦理,協助更多民眾自住成家。(擷取行政院臉書)
央行去年9月揮出「史上最重打炒房拳」,決議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新增名下有房屋者的第一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從七都擴大實施至全國。此舉讓業者、購屋族無一倖免,也被市場喻為「金龍海嘯」。
實施以來,房市交易持續降溫,房價漲勢減緩,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由去年6月底高點的37.61%,緩降至今年8月底的36.71%。正因集中度未明顯下降,央行並未打算鬆綁信用管制。
期望央行鬆綁未果 業界期待落空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房貸荒讓金管會鬆綁銀行法的放款天條,對於新青安開綠燈,使外界預期央行應會跟進放鬆房市管制,但央行卻如鐵板一塊,沒有任何調整,讓各界的期望落空。

金管會放寬不動產放款天條,業者認為央行未鬆手令人失望。圖為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張旭嵐表示,因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持續上升,不動產授信風險居高不下,讓重視金融穩定的央行,沒有大動作調整信用管制;等不到資金活水挹注下,年底旺季不旺,市場短期內依然處於「量縮價緩」的築底盤整。
高力國際董事黃舒衛表示,近期無論是銀行法72-2條排除新青安,或央行延長換屋協處期限,乃至於台銀對購置自用住宅貸款的收支比由200%調降180%,都僅是針對小部分剛需族群,在管制措施誤殺後,所進行的調整,但也強化政府打炒房的決心,提醒市場不宜錯判形勢。

房市政策非全面鬆綁,房產業界態度保守。(擷取永慶房屋臉書)
黃舒衛認為,管制不變下,成屋市場對首購族有利,但中高總價產品仍陷苦戰,產品價量走勢分化的趨勢會更明顯。預售市場方面,則前有限貸管制虎視眈眈,後有平均地權條例禁止轉售,但價格已不見得受市場認同,所以買氣最為觀望,萎縮幅度最嚴重。

買氣下滑但房價僅微微修正,央行擔憂水龍頭開太大恐重燃房市熱度。(資料照片)
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此次央行按兵不動,主因是自疫情後多次打房,已令全台買氣跌入谷底,惟價格仍未明顯修正,若貿然鬆綁恐再助長熱度,因此先將其列入「留校察看」名單;此外,目前全球局勢仍不穩,面對川普關稅戰的後座力,手上必須有更多籌碼因應,以減緩未來黑天鵝衝擊。
不過徐佳馨認為,央行在新聞稿中仍埋下伏筆,有了換屋族放寬至18個月的前例,日後也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定族群進行寬鬆政策。黃舒衛也說,明年又要選舉,央行基本上會停止再緊縮的腳步,預期可能會對房地產市場釋出一些暖意。(責任編輯:王晨芝)
- 記者:上報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