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嘲笑GG像「食蟻獸」 海外學童返台割包皮重拾自信

遭嘲笑GG像「食蟻獸」 海外學童返台割包皮重拾自信
一名旅居國外的青少年,因包皮過長被同學嘲笑是「食蟻獸」,因而決定回台進行包皮手術。(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暑假一向是家長安排孩子接受包皮手術的高峰期,多數考量在於清潔與健康。然而,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醫師近日收治一名特殊個案,主因竟是孩子在校園中遭遇霸凌。

這名在海外就讀的七年級學童是球類校隊成員,近期在母親陪同下返台接受包皮手術。顧芳瑜表示,孩子因訓練後需與隊友集體淋浴,包皮過長的情形在公開場合中顯得突出,導致部分隊友以其外觀揶揄他,甚至以「食蟻獸」形容,並在更衣室中指指點點,使孩子感到難堪羞辱。

由於歐美國家多數新生兒會在出生時就接受割禮,未接受手術的情況相對少見,孩子因此感到格格不入,對於集體活動逐漸產生排斥,進而影響運動表現。

顧芳瑜指出,包皮過長除了是生理問題,也可能成為心理壓力的來源。若長期無法保持清潔,容易滋生細菌,引發包皮炎、龜頭炎等感染,甚至影響泌尿功能。若於青春期遭同儕排擠,對孩子的自尊與心理發展更可能造成長遠影響。

割包皮手術除了改善清潔與感染風險,也有助於解除心理壓力,協助孩子重建自信。顧芳瑜補充,手術也有助於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性功能障礙,對身心發展均具正面效益。

關於是否需要接受手術,顧芳瑜建議家長可從以下三點進行初步觀察:

1.勃起時龜頭是否能自然露出。

2.包皮或龜頭是否反覆發炎。

3.是否曾因包皮過緊造成泌尿道感染或排尿困難。

若有上述情形,建議及早就醫,經泌尿專科醫師評估後再決定治療方式。顧芳瑜提醒,關注孩子身體發育的同時,也需正視心理層面的壓力。在全球化的時代下,跨文化成長的孩子面對的挑戰更多,家長宜給予理解與支持,並適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