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蒂被送海牙受審 律師質疑國際刑事法院無管轄權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因發動血腥掃毒戰涉及「違反人道罪」,被押送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審判。他的辯護律師團最近遞交抗辯書,質疑國際刑事法院對此案無管轄權,要求立即無條件釋放杜特蒂。

杜特蒂的律師團於當地時間5月1日向國際刑事法院遞交抗辯書,稱國際刑事法院預審庭於2021年9月授權調查杜特蒂的掃毒行動,但菲律賓政府早在2019年3月就已退出羅馬規約(Rome Statute)。

國際刑事法院在官網公開了這份抗辯書。

抗辯書說,因此國際刑事法院沒有對杜特蒂案行使管轄權的先決條件,針對杜特蒂採取的所有程序步驟都缺乏法律基礎,當屬無效。

羅馬規約是設立國際刑事法院的依據,規定了其職能、管轄權和組織結構。

抗辯書並提到,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本人也認同,基於管轄權因素,杜特蒂不應被國際刑事法院審判。此外,小馬可仕還曾在一次換文中說,菲律賓政府不會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協助國際刑事法院。

辯護律師團要求預審庭認定,缺乏法律依據以繼續對杜特蒂推進訴訟程序,應立即無條件放人。

杜特蒂現年79歲,是首位在國際刑事法院受審的亞洲前國家元首。他於2016至2022年執政期間發動掃毒戰,人權團體聲稱有數以千計的人在這波行動中遭到法外處決。

國際刑事法院3月7日以「違反人道罪」向杜特蒂發出拘捕令,菲律賓政府同月11日配合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逮捕杜特蒂,當晚即以專機將他送往海牙受審。

3月14日,杜特蒂以視訊方式出席了國際刑事法院的預審聆訊。

國際刑事法院暫定於9月23日舉行杜特蒂的確認指控聆訊,以確認是否有足夠的證據來進行全面審判,屆時控辯雙方將會展開辯論。

針對辯護律師團的說法,國際刑事法院早前曾表示,雖然菲律賓政府於2019年3月退出羅馬規約,但在杜特蒂進行掃毒戰的期間,菲律賓仍是羅馬規約的締約國,因此國際刑事法院對杜特蒂案具有管轄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