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駐台代表:台捷合作援烏 借鏡烏克蘭動員力

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史坦格近日接受捷克媒體訪問時指出,台捷共同推動醫療、基礎建設與能源的援烏合作,台灣也正借鏡烏克蘭的作戰經驗,烏克蘭人在戰時展現驚人的動員能力、掀起抵抗侵略者的浪潮,對台灣亦為重要啟示。

捷克媒體Seznam Zpravy於8月31日刊登專訪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史坦格(David Steinke)的報導,標題為「台灣正在學習如何作戰。駐外代表表示,他們在烏克蘭與捷克人共同合作」。報導涵蓋台灣安全防衛、國際外交、經濟產業、文化教育等面向,呈現台灣現況與台捷關係的多元樣貌。

台灣政府強化防災和應變訓練 2027如象徵性數字

談到兩岸緊張局勢,史坦格強調,儘管緊張局勢存在,但台灣社會日常仍維持正常步調,尤其在台北幾乎感受不到緊張氛圍。不過,政府持續加強民眾防災與應變訓練,包括急救課程、國防教育、避難演練等。「有時在台北街頭,還能看到指向避難所的箭頭。這種意識的推廣是有系統性的,而且近來也加快了腳步。」

談及中國軍力現代化的時間表,史坦格指出,外界常提到的「2027」其實並非中國官方提出,而是美國分析師的推估。2027年已經成為一個象徵性的數字,就連台灣也在談論,它就像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Sword of Damocles,比喻隨時可能發生的禍事)。「就我個人而言,我不覺得2027年會是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我們辦事處的規劃與活動,也早已延伸到那之後了。」

台美關係牢固不受關稅議題影響

史坦格指出,對台灣而言,美國是最重要的國際夥伴,美台關係源遠流長,而且非常牢固。兩黨皆有共識,因此無論哪一方執政,都不會影響兩國關係的強度。「目前台灣與美國之間正就關稅問題展開討論,這場討論既激烈又合乎規範。但這並不會改變雙方關係的廣度、深度和策略性。」

他補充,除了美國,日本是台灣人最常提及的第二重要國家,因為兩地在文化、歷史和地理上都更為接近。

台捷共同援助烏克蘭 台借鏡烏克蘭全民動員力

史坦格表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即明確且堅定地支持烏克蘭,並積極參與人道援助。台灣與捷克共同推動醫療、基礎建設與能源等領域的援烏合作。

史坦格表示,台灣密切關注烏克蘭局勢,兩者情境存在相似之處。「如果有一課是台灣從烏克蘭學到的,那就是烏克蘭人民展現出驚人的動員能力。這正是台灣想做到的。全民動員、掀起對侵略者的抵抗浪潮,這對台灣來說是個極重要的啟示。」

談到台捷關係,史坦格說,我們已經經營這段關係30年,這些年雙方歷經不同的政府與優先事項。「但我們依然成功地持續推動雙邊關係,這正是非常重要的特點。並不是每個國家之間的關係都能擁有這樣的特質。」

台捷交流不止科技、藝文 連電玩遊戲也助力

史坦格指出,半導體是捷台合作的重點之一,但不僅止於此,還有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量子科技與太空,在這些領域捷克與台灣非競爭關係,都具合作潛力。

史坦格說:「台灣在硬體方面很擅長,而我們捷克在軟體開發方面擁有大量人才。雙方具有巨大的互補性。捷克軟體在我們的雙邊關係中擁有廣闊的前景。」

除了科技,史坦格也特別提到文化交流的熱絡。他說,台灣是一個極具文化底蘊的社會,人們熱愛音樂與文學,也常參與藝術活動。捷克文化在台灣深受喜愛,從音樂家德弗札克(Antonin Dvo?ak)、史麥塔納(Bed?ich Smetana),到文學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與哈維爾(Vaclav Havel),都享有高度聲譽。

史坦格透露,捷克正努力推廣更多捷克當代文化作品,例如圖契可娃(Kate?ina Tu?kova)的小說「日特科夫女神」(為暫譯,原文書名為 ?itkovske bohyni)即將出版中文版。年輕的捷克藝術家、設計師與獨立音樂人也在台灣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

此外,捷克電玩遊戲「天國降臨:救贖」(Kingdom Come)在台灣掀起熱潮,甚至成為觀光推手。史坦格說:「許多台灣遊客因此來捷克旅遊,並特地前往遊戲場景所在的庫特納霍拉(Kutna Hora)。這款遊戲大幅提升台灣人對捷克的興趣,也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

史坦格說,台灣人相對富有,當他們造訪捷克時,往往不會吝嗇花費,這帶來實際的好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