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關係緊張之際 中國官媒報導地方民兵實戰演練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不滿之際,央視軍事頻道今天報導,中國一些內陸省區的國防動員系統近日「緊貼實戰需求」,動員民兵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提升民兵分隊的應急處置和精準保障能力,提升其國防動員後備力量。
報導以安徽省蕭縣為例提到,當地近日舉行的一場綜合保障實戰化演練中,民兵分隊針對物資轉運、熱食製作、通用工程、搶修搶建等環節,演練快速裝卸載及轉運應急物資,並及時打通生命通道,為遂行後續應急保障任務奠定基礎。
此外,在重慶市渝中區,當地民兵開展的模擬演練中,渝中區「人民武裝部」使用數位智慧化的武裝工作平台,完成參戰人員抽組、裝備物資緊急調用,組織「新域、新質」民兵力量參加實戰化演練。
報導提到,相關演練也將數位智慧化武裝工作平台應用於兵員徵集、應急救援、戰備執勤等領域,以提升中國國防動員後備力量,以及援戰保戰能力。
中共建政後基於「寓兵於民」的思想,在中國各縣級、鄉級行政區、國有企業,甚至一些大專院校成立「人民武裝部」,專責緊急情況時的民防動員及徵兵事宜,同時管理民兵使用的武器倉庫。
報導以安徽省蕭縣為例提到,當地近日舉行的一場綜合保障實戰化演練中,民兵分隊針對物資轉運、熱食製作、通用工程、搶修搶建等環節,演練快速裝卸載及轉運應急物資,並及時打通生命通道,為遂行後續應急保障任務奠定基礎。
此外,在重慶市渝中區,當地民兵開展的模擬演練中,渝中區「人民武裝部」使用數位智慧化的武裝工作平台,完成參戰人員抽組、裝備物資緊急調用,組織「新域、新質」民兵力量參加實戰化演練。
報導提到,相關演練也將數位智慧化武裝工作平台應用於兵員徵集、應急救援、戰備執勤等領域,以提升中國國防動員後備力量,以及援戰保戰能力。
中共建政後基於「寓兵於民」的思想,在中國各縣級、鄉級行政區、國有企業,甚至一些大專院校成立「人民武裝部」,專責緊急情況時的民防動員及徵兵事宜,同時管理民兵使用的武器倉庫。
- 記者:中央社台北24日電
- 更多國際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