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網斷電也沒用 緬甸妙瓦底詐騙園區使用星鏈網路繼續騙

斷網斷電也沒用 緬甸妙瓦底詐騙園區使用星鏈網路繼續騙
星鏈網路設備。(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馬斯克(Elon Musk)所創辦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其旗下的衛星網路服務「星鏈」(Starlink),原意是為偏遠地區帶來更佳網路連線,但近期被發現被應用在東南亞的電信詐騙活動,尤其是在緬甸妙瓦底(Myawaddy)一帶,星鏈至少在當地8個電詐園區內運作,為原本應受電力與網路封鎖的區域提供持續連線,對打擊犯罪的執法行動構成重大障礙。

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緬甸長期存在網路不穩的問題,使得「星鏈」成為企業、救援組織,甚至是詐騙集團少數可行的上網方案。

根據緬甸網路計畫(Myanmar Internet Project)估計,當地約有超過3,000台「星鏈」設備活躍使用中。所以即便緬甸政府多次切斷網路,星鏈設備成為某些地區唯一的即時網路來源,也被人道組織與叛軍廣泛使用。

其實在泰國、緬甸邊境也有類似情況。泰國政府曾於2月5日切斷5個供應妙瓦底賭場及詐騙區域的電力來源,但根據泰國媒體報導,這些園區透過發電機、太陽能設備維持運作,並仰賴「星鏈」保持網路連線,使得封鎖策略難以奏效。

美國《連線》雜誌指出,「星鏈」設備易於在網路上取得,並能透過走私流入禁用區域。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也證實,有專門業者將此類設備銷往邊遠詐騙園區。

2024年7月,美國加州副地檢官韋斯特(Erin West)曾致信SpaceX法律顧問,警告「星鏈」遭犯罪集團濫用,但未獲回應。

韋斯特曾創立「三葉草行動」(Operation Shamrock),專門對抗所謂「殺豬盤」式的長期感情詐騙。韋斯特解釋,有詐騙集團成員曾表示「只要關掉星鏈,一切問題就能解決。」但由於「星鏈」網路跨國溢出涵蓋範圍,當地政府難以有效封鎖。她也是2月到訪邊境的觀察者之一,親眼見到星鏈裝置被使用於詐騙園區內。

泰國國會反對黨議員羅姆(Rangsiman Rome)也對此表達憂慮。他於2月在X平台標註馬斯克,公開指出已有證據顯示星鏈被用於區域內的大規模詐騙行動,並呼籲馬斯克正視問題。

在SpaceX於當地推動擴張業務之際,也讓此爭議擴大延燒。2月20日,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與星鏈行銷總監瑞杭特(Rebecca Hunter)會面,討論衛星網路進軍該國的可行性。

但根據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統計,柬埔寨已有超過15萬人捲入詐騙產業,專家擔心「星鏈」若在當地普及,恐與緬甸經驗如出一轍。

星鏈目前在東南亞已有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尼核發營運許可。越南於2025年3月也批准SpaceX五年試行計畫。泰國尚未正式核發執照,但其國家廣播與電信委員會已批准一項與宋卡王子大學合作的試驗項目,涵蓋災難救援與遠距醫療等領域。印尼則已於2023年5月發放執照,但對SpaceX僅投入180萬美元資金與技術的情況持保留態度。

印尼本地業者,像是Telkom與印尼網路服務供應商協會也為此批評,認為星鏈威脅產業自主性,甚至要求政府暫停該公司執照。

雖然星鏈的住宅服務每月費用為750,000印尼盾(約45美元),價格高於當地兩倍,卻仍可能因日後價格下調與推行行動服務進一步搶占市場,導致本地業者陷入競爭壓力。

印尼基督教大學國際關係學講師穆利亞曼(Darynaufal Mulyaman)表示,星鏈在人力與基礎建設投資上的空缺,是可能藉由價格戰奪得市場,是一場「極度不平衡的競爭」。

此外,星鏈於2022年獲得菲律賓國家電信委員會授權,專為偏遠村落提供可負擔網路。根據Project Bass公民計畫觀察,該國現有約1,500台星鏈設備在用,實際數量可能更高。菲律賓國會2月通過《連網的菲人法案》,以協助小型業者進入市場,促進網路基礎建設共享。

但各國政府星鏈技術的依賴,也引發對其政治與法律影響的擔憂。史汀生中心資安計畫主任派特拉克(Allison Pytlak)表示,若未健全監管體系,國家恐過度依賴如星鏈般的私人供應商,無法有效約束其操作模式或濫用風險。

派特拉克警告「這些科技公司與政府同桌,但我們尚未替他們設好遊戲規則。」她呼籲應建立完善的國際法律架構,以應對衛星網路在全球迅速擴張所帶來的新挑戰。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