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鹿兒島連震1324次 「地殼明顯移動」引發學界關注

[周刊王CTWANT] 日本鹿兒島縣的吐噶喇列島(トカラ列島)海域自6月21日以來地震活動明顯增加,截至5日上午10時止,累計已經觀測到1324次地震,當中包括多起震度達4級以上的強震。最新一次規模較大的地震發生於5日清晨6點29分左右,震央位於十島村惡石島近海,震源深度約為20公里,地震規模推估為芮氏規模5.3。氣象廳表示,這起地震在惡石島測得震度5強,所幸並未造成傷亡或建築物損壞。
根據《南日本新聞數位版》報導指出,這起地震在周邊地區也有明顯震感,其中奄美市測得震度3,瀨戶內町與喜界町則為震度2,龍鄉町、大和村、宇檢村等地觀測到震度1。5日上午,其餘觀測到的地震還包括震度4的2起、震度3的5起、震度2的20起與震度1的35起,地震活動仍在持續。
接連不斷的地震引發日本政府關注。由於4日當地曾發生震度6弱的強震,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臨時召開會議。委員會指出,吐噶喇列島海域的地震活動具有高度週期性,往往在活躍期與平靜期之間來回交替,難以明確判斷地震活動的終止時點。
委員會也特別指出,惡石島與寶島地處火山帶延伸線上,在此類火山地區,強震之後往往還可能接連發生相近規模的地震。
除此之外,根據地震調查委員會公布的資料顯示,在7月2日發生芮氏規模5.6地震之前,位於寶島的觀測點就偵測到東北東方向約2公分的地殼變動,而在主震發生前後,更記錄到往南方向約4公分的位移。這些地殼變動引發學界高度關注。
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平田直表示,能在數日內觀測到數公分的地殼移動,在過去是極為少見的現象。
但對於這些變動是否與此次地震群活動有直接關聯,平田直則表示,由於目前資料仍然有限,無法做出具體預測。委員會仍持續監測相關數據,以因應可能的地殼活動變化。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