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遭毒梟殺害「兒中彈喪命」 哥倫比亞總統候選人搶救2月後仍不治

[周刊王CTWANT] 哥倫比亞政壇再傳憾事,年僅39歲的參議員烏里韋(Miguel Uribe)在6月7日於首都波哥大(Bogotá)參與總統競選活動時遭到近距離開槍,頭部中彈兩次、腿部中彈一次。雖然歷經兩個月的搶救,但如今仍是傳出其不治身亡的消息。
根據《BBC》報導,烏里韋自2022年起擔任哥國參議員,是右翼政黨民主中心黨(Democratic Centre)的核心人物之一,也被外界視為2026年總統大選的潛在熱門人選。他曾多次公開批評現任總統佩特羅(Gustavo Petro),在保守派選民中擁有不小支持度。
事發當天,他在波哥大一處中產社區與選民面對面交流時,突遭槍手開火,警方迅速於現場逮捕一名年僅15歲的少年,並指控其企圖謀殺,雖該名少年否認犯行,但已有多名涉嫌協助的共犯被拘留。
烏里韋送醫後在波哥大的聖塔菲診所(Santa Fe clinic)接受多次手術搶救,其妻塔拉索納(María Claudia Tarazona)曾多次透過社群平台對外表達感謝,並懇請各界為丈夫祈禱。
最終院方於近日發出聲明表示,烏里韋因中樞神經系統出血情況惡化,原定進行的進一步手術來不及實施,仍不幸辭世。
這起政治暴力案件,不僅讓國內民眾憂心,也勾起哥倫比亞社會對1980到1990年代血腥政治時期的記憶。當年包括總統候選人在內,多名政治與社會領袖曾遭暗殺,而烏里韋的母親、知名記者圖巴伊(Diana Turbay),也曾在1990年遭「被引渡者聯盟」(Los Extraditables)綁架,該組織由多位知名毒梟組成,主張「寧死在哥倫比亞,也不願被引渡至美國」。她在被囚五個月後於營救行動中喪命,烏里韋曾直言,正是這段母親遭難的經歷,讓他立志從政。
雖然2016年政府與左翼武裝組織「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簽訂和平協議,令國內安全情勢略有改善,但根據Insight Crime統計,該國2024年的謀殺率仍高達每10萬人25.4人,遠高於區域平均,僅略低於1990年代超過70人的歷史高點。政治人物、安全部門人員、社會運動與環保領袖依舊是攻擊目標,國內各路武裝組織也持續為爭奪地盤發生衝突。
副總統馬爾克斯(Francia Márquez)對此事件公開表態,譴責這起暴力攻擊,呼籲國人團結、守護民主價值。她強調:「民主不能靠子彈與鮮血建構,而是靠尊重與對話。」
哥倫比亞和平與和解基金會(Pares)副主任博尼亞(Laura Bonilla)則分析指出,烏里韋的死亡可能使保守派的治安政策訴求受到更多關注,預料未來選舉中「安全」議題將升高為主要論戰焦點。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