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戰場有牠! 德國推「間諜蟑螂」暗中監控敵軍

[周刊王CTWANT] 德國正加速推動國防產業轉型,計畫投入人工智慧(AI)、新創技術及自動化裝備,重塑未來戰爭模式。從無人軍用潛艇、類戰車型AI機器人,到能蒐集情報的「賽博格間諜蟑螂」,都在研發名單之列。
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慕尼黑新創公司「海爾辛」(Helsing)共同創辦人甘德伯特‧謝夫(Gundbert Scherf)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洲對國防創新的投入出現劇變。他的公司專注於軍用打擊無人機與戰場AI,成立四年來曾艱難籌資,但在上個月募資後估值翻倍至120億美元。
德國政府視AI與新創技術為國防核心,並簡化採購流程,讓初創企業能直接對接軍方高層。總理梅茲(Friedrich Merz)領導的內閣已通過新版採購法草案,允許對資金緊縮的新創公司預先付款,並限制標案僅限歐盟內投標,以縮短程序、鼓勵本土創新。
德國計畫到2029年將常規國防預算增至每年約1,620億歐元(約新台幣5.8兆元),是目前的近三倍,並承諾達成北約(NATO)國防支出占GDP 3.5%的新目標。
新創企業在這波軍事創新潮中扮演關鍵角色。巴伐利亞新創「Swarm Biotactics」研發的「間諜蟑螂」配備微型背包,能透過攝影機即時蒐集資料,並以電刺激控制方向,適合在敵方環境中執行偵察。該公司執行長史蒂芬‧威廉(Stefan Wilhelm)表示,這些生物機器人可單獨操作或群體自主行動。
德國國防部創新加速器「聯邦國防軍網路創新中心」(Cyber Innovation Hub)負責人斯文‧魏澤內格(Sven Weizenegger)指出,烏俄戰爭改變了社會對從軍與軍工產業的態度,「現在每天收到20至30封LinkedIn訊息,以前一週只有兩三封。」
除了「海爾辛」,德國還擁有自主機器人公司「ARX Robotics」、無人機製造商「Quantum Systems」等防務新創,並與萊茵金屬(Rheinmetall)、亨索爾特(Hensoldt)等傳統軍工巨頭共同參與國防計畫。
投資公司Tholus Capital管理合夥人馬庫斯‧費德勒(Markus Federle)認為,強大的國防工業基礎有助於刺激經濟與創新,「國防科技的推進,等同於創新的加速器。」分析指出,歐洲防務產業雖受限於市場分散與採購標準各異,但德國憑藉工程技術與中小企業(Mittelstand)的製造能力,已成為歐洲國防創新的領頭羊。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