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核料變電力?川普政府擬釋出20公噸冷戰鈽 核安專家示警:風險更高

[周刊王CTWANT] 美國川普政府計畫向國內核電業者釋出約20公噸冷戰時期拆解核彈頭後留下的鈽,作為先進核反應爐潛在燃料來源。這批鈽原本屬於美俄2000年簽署裁軍協議下應予銷毀的34公噸庫存之一。消息人士指出,美國能源部(DOE)最快將在近日宣布,徵求產業界提出具體方案。外界也關注,美方若貿然推行,是否將引發核安風險與國際爭議。

根據《路透社》報導,這項政策源於川普總統5月簽署的行政命令,要求停止大部分現行的「稀釋與處置」計畫,轉而支持將剩餘鈽用於核能發展。川普政府強調,推動核能是提振美國電力產業的關鍵策略。隨著人工智慧興起,資料中心快速擴張,美國電力需求正出現20年來首次顯著上升。能源部認為,若能將庫存鈽轉化為燃料,將有助於國內核能技術與供應鏈發展。

除此之外,草案顯示,政府可能以低價甚至免費方式提供鈽,但業者需自行承擔運輸、設計、建造及日後退役處理設施等龐大費用。由於傳出美國能源部這項政策最快近日宣布,並要求產業界提出具體方案。能源部則回應稱,正在依照總統指令「評估多種策略,以強化核燃料供應鏈,包括使用鈽」。
美國目前的剩餘鈽儲存在多處高安控設施,包括南卡羅來納州的薩凡納河基地、德州的潘特克斯工廠,以及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鈽半衰期長達2.4萬年,必須在高度防護下處理。然而,核安專家對此計畫提出嚴厲批評。
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核物理學家萊曼(Edwin Lyman)直言,這項計畫形同重啟過去失敗的混合氧化物(MOX)燃料專案。該專案最初是2000年美俄協議下的主要執行方案,但因預算不斷暴增,最終在2018年被川普政府以可能超過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為由中止。
萊曼批評:「試圖再次把這些危險物質轉化為燃料,是一種冒險且不理性的做法。更安全的方式,是繼續將鈽與惰性物質混合後,送入新墨西哥州的廢料隔離試驗工廠(WIPP)處置。」能源部估計,若採取埋藏方式,總成本約為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4千億元),遠低於MOX專案。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