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愛的導管PICC 台東馬偕讓病人免受反覆扎針苦

長輩因長期住院須打針,經常手的血管已打到無處可打,對病人與醫護人員帶來困擾;台東馬偕醫院引進俗稱「愛的導管」PICC,讓須經常打針病人免於一直重新打針。

台東馬偕醫院今天召開醫療新知記者會,放射科醫師洪紹庭表示,一般住院點滴3天就要更換靜脈留置針,假設住1個月,光是常規更換就要10次,如果中間發生感染、阻塞或拉扯掉落,就會超過10次打針,對病人或醫護人員而言都很辛苦,甚至有的病人會因此而抗拒治療。

同時,反覆穿刺對血管也是傷害,加上給藥刺激,血管就難免出現發炎、窄縮不通情況。

洪紹庭說,創新的PICC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讓須長期扎針病患多一種選擇,藉由專業醫師評估、置放、搭配護理師照護及衛教,完美發揮PICC臨床最大效益,不但免去3至4天,須重新找周邊靜脈更換留置針的痛苦,也有效降低護理師找血管工時,並且實證使用PICC導管可有效降低中心靜脈導管的血液感染。

洪紹庭表示,PICC是一種經由周邊血管置入的外露式中心靜脈導管,是一條長約50至60公分,一般由上臂附近較大的周邊靜脈穿刺進入,將導管前端放置在中心上腔靜脈;過程中透過超音波導引及X光機提供準確位置,可在10至15分鐘內完成,全程只須局部麻醉下執行,且一次穿刺即可在數週甚至半年內持續治療,免於一直重新打針。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