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威脅識讀教材13篇 9月可望陸續上路

總統賴清德日前指示教育部深化學子對中國威脅的識讀教育,教育部今天表示,目前已有13篇補充教材完成初步審查,編輯團隊正在修正中,9月開學後將陸續上路。

賴總統日前指示,因應中國帶來的5大國安威脅,為防中國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台青的威脅,請教育部會同陸委會、經濟部等相關機關,全面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的識讀教育,以及對兩岸交流應有的認知。

教育部今天在嘉義市舉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部長鄭英耀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有關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目前已有13篇完成初步審查,編輯團隊正在針對審查意見修正。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進一步補充,教材內容包括識讀中國、國家認同、媒體識讀等面向,這些屬於補充教材,讓教師結合108課綱的教學內容,不是獨立使用。教育部希望透過補充教材的研發,協助教師豐富課程內容,例如當老師教到國家認同、民主制度等原本就有的單元時,有額外的教材可以搭配使用。

林伯樵舉例,如去年12強棒球賽奪冠,國人歡欣鼓舞,但學生也可能產生疑問,在一些國際競賽場合不能使用國旗;而當社會科談論到國家演進、國際形勢等議題時,就能將識讀教材融入,引導學生討論和思考。

媒體追問會不會列入升學考試範圍?林伯樵說,國文科、社會科原來就有時事題、素養題,在沒有識讀中國威脅補充教材時,這些內容很多本來就已經是考試題材了,「很難講會不會列入考試。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