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生物考不可能的漢堡 注重科學史和研究方法
分科測驗今天第4節考生物,試題結合「不可能的漢堡」(素肉漢堡)、重症肌無力等生活素材,今年試題尤其注重科學史和研究方法,除了研究內容,也關注學者的研究方法。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天舉行第1天考試,第4節考生物,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請高中教師入闈審題,教育部則邀請雙北市高中生物科教師群協助分析分科測驗試題。
入闈的高中教師透過書面資料指出,試題融入多元題材,例如時下流行食物「不可能的漢堡」(素食漢堡排)、重症肌無力、糖尿病新興藥物等;探究實作試題則結合東方蜂鷹取食喜好研究等,引導考生從圖表數據獲取資訊並歸納分析。
試題特色方面,入闈教師提到,單選題安排於前段,緊接著是多選題,這樣的安排減少單選跟多選混答,有助於思考脈絡,友善學生作答;試題也重視實驗原理與操作,考生必須在實驗課有實際操作且仔細認真觀察過,才能正確答題。
建國中學教師周麗芬提到,今年試題難易適中,鑑別度高,圖表題共19題,側重判圖能力、閱讀、擷取資訊及科學研究方法;大多數考題仍屬於科學素養題,也有部分記憶性知識題,但沒有時事題是比較可惜的部分,整體難度和去年相近。
今年有7題實驗題,周麗芬指出,第33題考青蛙的舌根,由於青蛙和人的舌根位置不同,必須有實際觀察操作經驗才有利於作答;建國中學教師劉玉山表示,過去很多學生抓到青蛙就直接麻醉,開始解剖,第33題提醒考生做實驗按部就班,不要忽略解剖前觀察外型構造等基本原則。
另外,劉玉山也提到,今年試題尤其注重科學史和研究方法,例如第26至28題考諾貝爾生醫獎的研究,以往可能直接考研究內容,這次則結合學者的研究方法,是以前比較少見的。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天舉行第1天考試,第4節考生物,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請高中教師入闈審題,教育部則邀請雙北市高中生物科教師群協助分析分科測驗試題。
入闈的高中教師透過書面資料指出,試題融入多元題材,例如時下流行食物「不可能的漢堡」(素食漢堡排)、重症肌無力、糖尿病新興藥物等;探究實作試題則結合東方蜂鷹取食喜好研究等,引導考生從圖表數據獲取資訊並歸納分析。
試題特色方面,入闈教師提到,單選題安排於前段,緊接著是多選題,這樣的安排減少單選跟多選混答,有助於思考脈絡,友善學生作答;試題也重視實驗原理與操作,考生必須在實驗課有實際操作且仔細認真觀察過,才能正確答題。
建國中學教師周麗芬提到,今年試題難易適中,鑑別度高,圖表題共19題,側重判圖能力、閱讀、擷取資訊及科學研究方法;大多數考題仍屬於科學素養題,也有部分記憶性知識題,但沒有時事題是比較可惜的部分,整體難度和去年相近。
今年有7題實驗題,周麗芬指出,第33題考青蛙的舌根,由於青蛙和人的舌根位置不同,必須有實際觀察操作經驗才有利於作答;建國中學教師劉玉山表示,過去很多學生抓到青蛙就直接麻醉,開始解剖,第33題提醒考生做實驗按部就班,不要忽略解剖前觀察外型構造等基本原則。
另外,劉玉山也提到,今年試題尤其注重科學史和研究方法,例如第26至28題考諾貝爾生醫獎的研究,以往可能直接考研究內容,這次則結合學者的研究方法,是以前比較少見的。
- 記者: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1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