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光電板毀損 彭(啟)明:水質重金屬檢測符合標準

受颱風丹娜絲侵襲影響,經濟部統計共造成嘉南地區14.5萬片光電板損壞。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檢測當地水質,針對10項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皆符合標準,因此網傳光電板致當地魚有毒為錯誤訊息。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環境部部長、經濟部部長、海洋委員會、農業部、內政部、國防部針對「光電設施對環境影響情形」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彭(啟)明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目前在嘉南地區損壞的光電板總共約14.5萬片、約2800噸,14日同仁已去當地去做檢驗,包含3個滯洪池、1個魚塭,針對10項對身體有害的重金屬進行量測,大概有一半是零檢出,那其他的因為當地錳濃度背景值本來比較高,因此仍符合標準。

彭(啟)明強調,廢棄光電板不會有毒,因此網傳當地魚產有毒是錯誤訊息。

不過,彭(啟)明指出,光電板屬於一般的事業廢棄物,所以環境部會要求業者盡快處理;目前已知業者很積極的跟部分去化業者進行簽約,若願意加緊趕工的話,大概一個半月就可以把所有的廢棄光電板處理完成。

媒體關心光電板損壞是否會影響整體發電量,彭(啟)明說相關議題需由經濟部能源署回應。

根據經濟部報告,受本次颱風影響,雖造成部分災損情形,僅占總設置量0.4%,太陽光電於風災前(7月2日)發電量67.75百萬度,與風災後(7月13日)發電量66.2百萬度差距甚小。

經濟部能源署統計,重大災區嘉義縣災損數量約11萬4000片,重量約2200公噸;台南市災損數量約3萬1000片,重量約600公噸,合計災損數量約14萬5000片,重量約2800公噸。災損最嚴重為嘉義新塭滯洪池案場(災損數量約5萬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