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推客話講故事 親子參與踴躍倍增至120場
屏東縣政府推動「客話講故事」活動,為讓孩子在生活中更貼近客語,今年將活動場次倍增至120場,讓親子一起參與,盼讓客語成為日常語言。
屏縣府今天新聞稿表示,自民國111年起在客家文化中心舉辦「客話講故事」活動,今年將場次從60場倍增至120場,透過培訓機制,18名志工也擴增至29名。
客家事務處提及,今年除團隊推動的120場客語說故事活動外,不少縣內鄉鎮公所也響應,包含佳冬、內埔、新埤、萬巒、長治、高樹等鄉公所,共規劃55場活動,讓客語說故事的足跡遍及校園、圖書館與社區據點。
「剛開始孩子聽不太懂,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會使用客語搭配國語說故事,現在幾乎全程都可以用客語互動了。」說故事志工黃秋梅分享,透過說故事日常對話,孩子不僅能迅速學習,還會主動發問,看見孩子們在遊戲中愛上客語,感到相當欣慰。
參加說故事活動的曾媽媽分享,活動讓客語課程參與更踴躍,也讓更多孩子能從小自然接觸客語,對語言的延續與傳承有很大的幫助。
縣府提及,說故事活動參與年齡層從2歲多的幼兒到國小三、四年級學童都有,有些家長們也會到場一同聆聽故事、參與DIY和帶動跳,期望在陪伴孩子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學會客語,回家後進行親子互動,讓客語自然走進家庭生活。
屏縣府今天新聞稿表示,自民國111年起在客家文化中心舉辦「客話講故事」活動,今年將場次從60場倍增至120場,透過培訓機制,18名志工也擴增至29名。
客家事務處提及,今年除團隊推動的120場客語說故事活動外,不少縣內鄉鎮公所也響應,包含佳冬、內埔、新埤、萬巒、長治、高樹等鄉公所,共規劃55場活動,讓客語說故事的足跡遍及校園、圖書館與社區據點。
「剛開始孩子聽不太懂,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會使用客語搭配國語說故事,現在幾乎全程都可以用客語互動了。」說故事志工黃秋梅分享,透過說故事日常對話,孩子不僅能迅速學習,還會主動發問,看見孩子們在遊戲中愛上客語,感到相當欣慰。
參加說故事活動的曾媽媽分享,活動讓客語課程參與更踴躍,也讓更多孩子能從小自然接觸客語,對語言的延續與傳承有很大的幫助。
縣府提及,說故事活動參與年齡層從2歲多的幼兒到國小三、四年級學童都有,有些家長們也會到場一同聆聽故事、參與DIY和帶動跳,期望在陪伴孩子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學會客語,回家後進行親子互動,讓客語自然走進家庭生活。
- 記者: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屏東縣17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