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走入高中 導入AI語言科技 助力日語口說學習轉型

文化大學走入高中 導入AI語言科技 助力日語口說學習轉型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培力」USR團隊日前走入宜蘭高商,攜手產學界與高中教師,推動AI協作外語學習課程轉型。活動以日語口說訓練為主軸,結合AI互動科技,讓學生透過語音辨識與即時回饋功能,強化語言輸出能力,激發學習動機。此次活動吸引32位高中生參與,現場互動熱烈,展現AI技術在語言學習上的應用潛力與成效。

本次課程由文化大學教育學院柴昌維教授主導,結合國際暨外語學院、教育部USR計畫資源、大考通訊社團隊,以及宜蘭高商林美夙與黃雅婷老師共同合作,舉辦「AI互動語言訓練培力課程」,探索科技導入日語教學的可行模式。

文化大學長期推動「在地連結、全球視野」的教育理念,透過USR「青少年培力:共學、共玩、共創科技新未來」計畫,鼓勵教師發展跨域教學與創新學習工具。本年度獲教育部核定為第四期USR補助計畫,更強化學校在教育科技整合與高中生語言啟發上的實質投入。

柴昌維教授致詞指出:「面對AI世代,語言教育不應停留在課本,而要讓學生敢於開口、勇於互動。」國際暨外語學院葉淑華院長則進一步說明課程設計理念,透過AI協作工具,讓學生在低壓環境下練習口說,提升自我表達的信心與精準度。

柴昌維教授說,課程的核心工具是由大考通訊社開發的「Smart Class AI日語互動學習系統」,由專案經理黃立辰團隊進行現場教學與操作引導。系統具備語音辨識、錄音比對與即時語音回饋功能,學生可透過模擬對話,自主發音練習,並即時獲得建議修正點。教師端亦能透過評量介面追蹤學習進度,給予個別化指導,形成教學與學習雙向互動的新模式。

學生於體驗後均有正面回饋,有同學表示:「AI系統能立即指出我發音的問題點,讓我更有信心繼續練習。」有些學生也提到:「平常不敢開口說日文,有了AI陪練,讓我覺得說錯也沒關係,可以一遍又一遍調整。」活動中,學生也針對系統導入校園課程提出多項建議,如加入更多情境式對話、擴增文化內容等,顯示同學們學習的投入及高度參與。

宜蘭高商黃雅婷主任感謝文化大學對偏鄉學校的投入與付出。她表示:「偏鄉學校,資源有限,但學生的學習潛力無限。感謝文化大學提供專業資源與創新課程,讓孩子們看見語言學習的可能性。」

柴昌維教授表示,未來團隊將持續深化AI語言學習應用,並與高中端建立長期合作機制,發展教師數位培訓與學習歷程分析系統,拓展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提升教育公平與學習機會。他強調,文化大學推動的USR不只是下鄉辦活動,更是串聯教育、科技與在地需求的具體行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