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綿處置不當恐致癌 勞動部訂指引、設服務站
日前風災導致中南部許多石綿屋瓦毀損,若不當處置,恐造成粉塵逸散衍生致癌疑慮。勞動部近日發布指引,提醒清理原則,並將開設4個服務站發放護具、輔導民眾拆除等。
根據環境部初估,受到颱風丹娜絲影響,嘉義縣市、台南市產生廢棄石綿建材估逾1.5萬噸,然而石綿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一級致癌物,若不當拆除或處置,可能造成石綿粉塵逸散。
為了避免民眾拆除時有致癌疑慮,勞動部近日發布「因應災後石綿屋瓦浪板拆除清理作業危害預防處理原則」,提供雇主及作業人員遵循,也供一般家戶施作人員參考。
根據處理原則,進行石綿拆除作業時,應讓作業人員使用過濾效能N95以上防塵口罩或呼吸防護具、護目鏡、工作服、防護手套、防護鞋;在作業過程中,應儘量保持石綿屋瓦、浪板完整性,若為清運等必要,需破碎、敲擊時,為避免石綿粉塵散布,應充分澆水濕潤;在作業場所時也禁止吸菸、飲食。
勞動部職安署職業衛生健康組長張國明告訴中央社記者,職安署原本就有訂定「石綿建材拆除作業危害預防指引」,但原本是提供給雇主進行廠房拆建時的原則,這次是為協助災後地區儘速拆除清理及復原重建而特別訂定。
張國明也說,除了訂定指引外,勞動部已在台南市七股區公所及新營區公所開設服務站,預計要再開2個服務站,現場會發放個人護具,也會有輔導團協助教學如何清理石綿、提供諮詢等,盼保護民眾健康。
根據環境部初估,受到颱風丹娜絲影響,嘉義縣市、台南市產生廢棄石綿建材估逾1.5萬噸,然而石綿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一級致癌物,若不當拆除或處置,可能造成石綿粉塵逸散。
為了避免民眾拆除時有致癌疑慮,勞動部近日發布「因應災後石綿屋瓦浪板拆除清理作業危害預防處理原則」,提供雇主及作業人員遵循,也供一般家戶施作人員參考。
根據處理原則,進行石綿拆除作業時,應讓作業人員使用過濾效能N95以上防塵口罩或呼吸防護具、護目鏡、工作服、防護手套、防護鞋;在作業過程中,應儘量保持石綿屋瓦、浪板完整性,若為清運等必要,需破碎、敲擊時,為避免石綿粉塵散布,應充分澆水濕潤;在作業場所時也禁止吸菸、飲食。
勞動部職安署職業衛生健康組長張國明告訴中央社記者,職安署原本就有訂定「石綿建材拆除作業危害預防指引」,但原本是提供給雇主進行廠房拆建時的原則,這次是為協助災後地區儘速拆除清理及復原重建而特別訂定。
張國明也說,除了訂定指引外,勞動部已在台南市七股區公所及新營區公所開設服務站,預計要再開2個服務站,現場會發放個人護具,也會有輔導團協助教學如何清理石綿、提供諮詢等,盼保護民眾健康。
- 記者: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30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