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漂流木不再限尺寸 林保署:不具標售價值皆可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放寬撿拾漂流木規定,不再限制尺寸,只要經屬地機關認定「不具標售價值」的漂流木,民眾可自由撿拾。
林保署今天發布新聞稿,去年多個颱風襲台,造成大量漂流木堆積於花蓮海岸事件,為加速漂流木清理與擴大民眾撿拾需求,林保署召開跨部會議通盤檢討「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應注意事項」。
林保署29日完成修正並發布新規定,仍延續「原則准許、例外禁止」的基本精神,有三項主要修正重點。林保署說,依據新規定,民眾可自由撿拾經屬地機關認定「不具標售價值」的漂流木,取消以往對於原木殘材尺寸(單支長度2公尺且末徑小於20公分)與重量(單支不便量測尺寸,重量小於50公斤)的限制。
林保署說,新規定仍維持禁止使用機具直接進入野溪或河川搬運漂流木;但在符合水利法相關規定下,容許民眾在河川範圍得以使用小型自用車輛載運漂流木,行駛於現有水防道路、便橋或越堤道路等特定道路,兼顧便捷與河川安全。
具標售價值的漂流木,林保署等相關單位,一般會風災後巡視並在漂流木上以噴漆等方式做記號。
新規定明訂,自各縣市公告指定起始日起,至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發布「下次陸上颱風警報」為止,民眾可自由撿拾公告區域內的漂流木。公告自由撿拾期間,如經發布豪雨特報且有民眾撿拾之安全疑慮者,授權當地縣(市)政府得緊急終止自由撿拾,兼顧災後應變需求及氣候風險管理。
另外,考量漂流木堆置現場的規格不一,多有單支超逾2公尺或重量大於50公斤而禁止民眾撿拾的情形,林保署檢討修正,容許民眾在開放撿拾清理過程,允許使用鏈鋸等工具自行裁切,以方便搬運與載運,除避免大型木材遺留造成安全或環境風險外,也可加速現場漂流木清理。
林保署今天發布新聞稿,去年多個颱風襲台,造成大量漂流木堆積於花蓮海岸事件,為加速漂流木清理與擴大民眾撿拾需求,林保署召開跨部會議通盤檢討「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應注意事項」。
林保署29日完成修正並發布新規定,仍延續「原則准許、例外禁止」的基本精神,有三項主要修正重點。林保署說,依據新規定,民眾可自由撿拾經屬地機關認定「不具標售價值」的漂流木,取消以往對於原木殘材尺寸(單支長度2公尺且末徑小於20公分)與重量(單支不便量測尺寸,重量小於50公斤)的限制。
林保署說,新規定仍維持禁止使用機具直接進入野溪或河川搬運漂流木;但在符合水利法相關規定下,容許民眾在河川範圍得以使用小型自用車輛載運漂流木,行駛於現有水防道路、便橋或越堤道路等特定道路,兼顧便捷與河川安全。
具標售價值的漂流木,林保署等相關單位,一般會風災後巡視並在漂流木上以噴漆等方式做記號。
新規定明訂,自各縣市公告指定起始日起,至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發布「下次陸上颱風警報」為止,民眾可自由撿拾公告區域內的漂流木。公告自由撿拾期間,如經發布豪雨特報且有民眾撿拾之安全疑慮者,授權當地縣(市)政府得緊急終止自由撿拾,兼顧災後應變需求及氣候風險管理。
另外,考量漂流木堆置現場的規格不一,多有單支超逾2公尺或重量大於50公斤而禁止民眾撿拾的情形,林保署檢討修正,容許民眾在開放撿拾清理過程,允許使用鏈鋸等工具自行裁切,以方便搬運與載運,除避免大型木材遺留造成安全或環境風險外,也可加速現場漂流木清理。
- 記者: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31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