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植物品種權 再創農業新紀元

面對日趨激烈的全球農業科技、經濟競爭與極端氣候變遷,農業部農糧署自78年起依據植物品種及種苗法,運用植物品種權保護策略,有效保障育種者權利,激勵種苗業育種創新,並提供多元新品種,保障糧食安全,帶動農業發展與經濟成長。
植物品種權激勵育種創新,促進產業發展
農糧署說明,我國自公告實施植物品種權保護至本(114)年6月止計公告適用植物種類230種;品種權申請案3,324件,其中以花卉類申請案2,786件為大宗,次為蔬菜類214件及果樹類174件;公告核准件數包括1,657件,花卉類1,316件、蔬菜類171件及果樹類91件為大宗。植物品種權的創造、運用、維持和保護貫穿種苗、栽培生產、貯運、加工及販售等產業鏈,例如耐熱蔬菜可增加夏季蔬菜供應,滿足國人營養需求;蘭花新奇色有利產業拓展國際市場;梨低需冷性新品種可減少梨穗進口量及降低檢疫作業成本,顯示育成新品種及推廣植物品種權保護有利產業發展。
政府賡續保護植物品種權,再創產業新紀元
農糧署表示,新品種是育種者多年努力的心血結晶,植物品種權為種苗科技創新價值提供保障;從品種創造、保護、運用和管理等環節,影響創新育種和技術擴散,例如圓滿可口的甜瓜「台南16號」,果皮金黃誘人的桃「台農11號-杏桃」,令人垂涎欲滴的白色草莓「中興2號-莓倫莓奐」,與粉嫩透亮的彩葉芋「種苗4號-櫻之雪」等,提供種苗市場更多元的選擇,創新種苗產業價值鏈;農糧署鼓勵育種者申請品種權保障品種者權利;另外育種者可以結合商標註冊、創建品牌等智慧財產權的策略應用,打破種苗業跨區經營限制,提高種苗業者及整體產業的經濟效益,創造育種者、種植者、銷售者及消費者多贏局面。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11 11:28:52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