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文學沙龍邀校友作家返校 新銳小說家趙鴻祐談布袋戲夢到小說創作之路

東海大學日前舉辦文學沙龍系列講座,邀請中文系友作家趙鴻祐返校分享創作經驗,他以「影子」作為隱喻,說明作品與作者之間既緊密相連又保持距離的關係,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真實與虛構間取得平衡,從而加深對文學創作本質的理解。
為培養學生深度思考與創作表達能力,東海大學中文系長期推動沙龍系列講座,鼓勵學生投入創作,此次邀請到新銳小說作家趙鴻祐,他以「影子的變形術」為題,強調寫作不只是反映生活,而是一種不斷探索自我、提問與表達的過程,趙鴻祐回顧自己的創作路徑,大學為追求布袋戲編劇夢,逐步磨練人物塑造與故事結構,在一次以布袋戲為題的短篇小說獲得東海文學獎後,意識到自身生命經驗可以化為小說素材他表示,進入中文研究所後,他重新閱讀大學時未曾深入的經典與當代作品,從余華《兄弟》的直白暢快,到安・泰勒的平穩細膩,再到班雅明《柏林童年》裡流動的記憶敘事,逐漸領悟小說形式的多樣性,也理解小說能透過文字捕捉生活中細微而難以言說的情感。
趙鴻祐指出,小說的本質是重構生活經驗,無論採寫實、虛構或戲劇化手法,都是在處理生活中細微卻難以言說的情緒,並幫助作者重新理解它,創作者也需辨明自身困惑的核心,而非僅將模糊狀態直接寫入作品,在面對不熟悉的群體或議題時,保持謙卑與警覺,避免逾越界線。趙鴻祐進一步強調,「代言」雖難完全避免,但應以充分調研與反思支撐創作。
趙鴻祐鼓勵學弟妹勇於持續創作,不被得獎與否束縛,唯有穩定產出具主題性與趣味的作品,才能逐步建立創作者的立足點。趙鴻祐說:「創作沒有標準答案,而是一次次探索影子與本體的距離,在誠實書寫與不斷提問中,持續靠近那個尚未命名的核心。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21 18:13:10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