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校友陳信湖醫師點燈「讓愛發牙」,期許終將抵達「流奶與蜜之境」

中國醫藥大學校友陳信湖醫師點燈「讓愛發牙」,期許終將抵達「流奶與蜜之境」
「校友」是學校看不見的軟實力;18年前,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校友陳信湖醫師,為幫助需要幫助的學弟妹順利完成學業,率先發起扶助清寒學生無息貸款的「讓愛發牙」計畫,替學弟妹點燈,如今此項基金累計發出約500萬元,資助牙醫學系同學約450人次;牙醫系校友傳承著無私的愛,溫暖人心,更象徵對母校的支持和向心力!

「行善,不需要告訴每個人」,陳信湖醫師近年陸續捐款母校教學設備及助學基金60萬元,展現醫者仁心與教育承擔的風範,拋磚引玉善舉,不僅提升了牙醫學院的教學資源與優質的學習環境,也激勵了更多校友投入教育與公益;陳信湖醫師滿心感激的報答母校培育之恩,因為每位牙醫師今天的成就都來自於母校的教育,學長姊們默默付出愛心,以己之力嘉惠手頭很緊的學弟妹完成學業,也是對母校做最實際的回饋,他衷心期待這股校園暖流能永續不斷「把愛傳下去」!

曾擔任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院校友會總會長陳信湖醫師,在台中豐原開設元富牙醫診所,醫療團隊以專業知識技能,建立患者信任贏得好口碑,為能滿足精準生醫實施之需求,熱愛挑戰的陳信湖醫師,2016年與志同道合的友人投資創立元錦生物科技公司,轉換人生跑道,今年元錦生技與國衛院正式簽訂技術轉移授權,進行新類型的產品開發,堪稱優秀畢業校友中斜槓人生的典範人物。

82年自牙醫學系畢業的陳信湖醫師回顧,當年老師們的叮嚀還清楚記得,醫術一定要隨著時代進步,不斷精進;但是醫德一定要堅守不移,醫師的專業價值,不僅在於診療技術的精準,亦在於親身面對病患,視病猶親,給予真誠的關懷;因此,他始終秉持「不必為名醫,但必為良醫」之信念,作為專業實踐的核心。

陳信湖醫師娓娓道來轉換人生跑道的機緣,2008年,台灣遭逢產業外移與全球金融海嘯之衝擊,社會普遍陷入對未來的悲觀情緒。當時,許多人甚至認為下一代將不得不成為低技術勞工;陳信湖醫師認為「危機即是轉機」,遂毅然決定投入創業;理想不僅在於突破個人職涯的限制,更在於創造就業機會,以具體行動回饋社會,實現「用行動愛台灣」的初衷,也開啟斜槓人生的新篇章。

從牙醫師轉換到企業經營者的角色,初期確實充滿挑戰,的確很不容易;陳信湖董事長說,牙醫只要把病人治療好就行了,當董事長責任就完全不同了,必須確保公司營運、員工就業與薪資穩定,這壓力非常沉重;幸好,我身邊諸多企業家先進提供寶貴的指導與鼓勵,讓公司上了軌道度過艱困時期,邁入穩定發展並實現盈利,對我來說,不僅是「斜槓人生」的具體展現,也是拓展社會影響力的具體實踐。

人一定要有夢想,陳信湖董事長體驗在追夢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艱辛與挫折,甚至會有想要放棄的時候。然而,當遇到困境時,應重新檢視目標與方法;若確認方向正確,便應堅持下去。唯有如此,終將抵達屬於自己的「應許之地」,就像《出埃及記》所描繪的「流著奶與蜜」之境。

陳信湖醫師的人生座右銘是「務必將事情做到最好」;若能掌握正確方法,就應全力以赴;若再怎麼努力仍無法完成,那就回去讀書,繼續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陳信湖醫師今年六月甫自母校牙醫學系博士班畢業,獲頒哲學博士(PhD)學位, 就是最好的例子!

陳信湖醫師的人生哲學:人,不會被別人打敗,只會被自己打敗。唐代詩人杜牧評價項羽的時候說過:「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這句話提醒大家,即便失敗,也仍有東山再起的契機;他藉此勉言獻給所有正在逐夢路上的學弟妹,期許大家能懷抱堅韌與信念,持續向前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