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永續治理不能再打勾勾 勤業眾信:赤道原則新規迎來獨立審查挑戰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3)日舉辦「金融永續監理趨勢與赤道原則獨立審查最佳實務交流研討會」,內容指出,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 EP)是全球金融機構自願採行的行為準則,旨在於大型專案融資中識別與管理環境及社會風險,成為國際永續金融的重要框架。隨著全球永續金融趨勢推進,台灣金融業在金管會與銀行公會的推動下,也逐步將赤道原則納入授信準則與ESG管理,依據金管會銀行局公布之數據,截至2025年4月底已有21家本國銀行及1家金融控股公司正式簽署,形成制度與實務並進的格局。
依據《Equator Principles Signatory Rules》最新要求,所有赤道原則簽署銀行(EPFI)必須定期進行獨立審查,並在施行報告中至少每三年揭露一次審查摘要,以強化透明度與市場信任。獨立審查可由內部獨立單位(如內部稽核或風險管理部門)執行,或委託外部第三方專業機構,銀行可依自身規模與需求調整審查方式,但也同時帶來如何平衡成本、獨立性與專業度的挑戰。
國際案例顯示,部分銀行如MUFG(三菱日聯銀行)、NAB(澳洲國民銀行)已率先委託第三方出具獨立審查報告,藉此提升審查的公信力與透明度,並補足內部資源與專業能力的不足,增強施行報告的可信度,並促進內部改進與風險治理。
會中,勤業眾信永續發展與風險管理顧問及確信諮詢團隊分享了如何因應赤道原則獨立審查的新要求、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獨立專業審查機制,以及兼顧品質、獨立性與成本效益的實務策略,獲得與會者熱烈迴響。這場研討會不僅提供產業交流平台,更凸顯金融業在永續治理與風險管理上共同的挑戰與努力。
勤業眾信金融服務產業負責人楊承修資深會計師建議,銀行應明確界定內外部審查角色,納入關鍵風險指標及內控效能評估,並將審查結果與ESG風險管理連結,形成可操作改進方案。勤業眾信永續轉型服務團隊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也進一步指出,赤道原則已經從自願性遵循的層次走向落實檢視,在面對首次進行獨立審查的過程中,可關注獨立審查團隊對相關議題的理解與累積的經驗,方能確保檢視過程兼具專業性與前瞻性,進而深化透明度並提升其策略價值。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3 16:11:37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