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災區醫材補給不易 「醫療小蜜蜂」解圍
花蓮慈濟醫院到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地區開設3個醫療站,因路面泥濘難行,醫材補給運送困難,所幸熱心越野車友幫忙解圍。醫療站也因應臨場狀況,更新服務時間。
有醫療人員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表示,原本以為醫療站最大的挑戰會是現場醫療需求的爆量,沒想到卻是交通,大量民眾與車輛湧入災區,路面泥濘不堪之外,交通嚴重壅塞,汽車無法順利通行。
這名醫療人員說,眼看需要緊急處理傷口,但醫材補給車上的縫合器械卻遲遲無法送達,令人著急,「眼前剛好有民眾騎車經過,我衝出去想攔車借騎,即使泥濘的路況容易摔車,但民眾割傷的傷口不縫合沒辦法止血,真的不能再等」。
就在醫療人員衝出去求援時,看到樹下有一名越野車友正在休息,立刻跑去拜託,對方二話不說答應幫忙,「就這樣,一群陌生的越野車手成了醫療團隊最強大的後援。謝謝越野車超人們,讓醫療的溫暖得以抵達最需要的地方」。
花蓮慈濟醫院今天表示,因應現場及交通因素,更新醫療站服務時間,第一醫療站為上午9時至晚上8時30分,第二、三醫療站為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除了醫療站外,另外還有1個機動巡迴醫療隊提供服務。
花蓮慈濟醫院新聞稿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團隊24日進駐花蓮縣光復鄉災區,到29日已是設置醫療站的第6天,從1個醫療站增加到現在3個醫療站與1個機動巡迴醫療隊,統計至28日診治人次達1224人。
隨著重建進度發展,醫療需求也從原本內科為主,轉成外科需求增多,在目前診治的1224人中,包含了花蓮慈院醫療隊在災區現場完成的502例清創、縫合等外傷手術。
有醫療人員在社群平台上發文表示,原本以為醫療站最大的挑戰會是現場醫療需求的爆量,沒想到卻是交通,大量民眾與車輛湧入災區,路面泥濘不堪之外,交通嚴重壅塞,汽車無法順利通行。
這名醫療人員說,眼看需要緊急處理傷口,但醫材補給車上的縫合器械卻遲遲無法送達,令人著急,「眼前剛好有民眾騎車經過,我衝出去想攔車借騎,即使泥濘的路況容易摔車,但民眾割傷的傷口不縫合沒辦法止血,真的不能再等」。
就在醫療人員衝出去求援時,看到樹下有一名越野車友正在休息,立刻跑去拜託,對方二話不說答應幫忙,「就這樣,一群陌生的越野車手成了醫療團隊最強大的後援。謝謝越野車超人們,讓醫療的溫暖得以抵達最需要的地方」。
花蓮慈濟醫院今天表示,因應現場及交通因素,更新醫療站服務時間,第一醫療站為上午9時至晚上8時30分,第二、三醫療站為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除了醫療站外,另外還有1個機動巡迴醫療隊提供服務。
花蓮慈濟醫院新聞稿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團隊24日進駐花蓮縣光復鄉災區,到29日已是設置醫療站的第6天,從1個醫療站增加到現在3個醫療站與1個機動巡迴醫療隊,統計至28日診治人次達1224人。
隨著重建進度發展,醫療需求也從原本內科為主,轉成外科需求增多,在目前診治的1224人中,包含了花蓮慈院醫療隊在災區現場完成的502例清創、縫合等外傷手術。
- 記者:中央社記者蔡孟妤、李先鳳花蓮29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