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行動工程師深耕印尼、日本、越南 展現超群實踐力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行動工程師(Engineers in Action, EIA)」計畫自109年啟動以來,持續結合課程所學,帶領學生走入在地社區與國際場域,透過工程專業與設計思維,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教育場域優化與防災系統建置。今年(2025)暑假,團隊更跨越印尼、日本與越南三地,攜手多所國際大學夥伴,深化「以行動實踐社會責任」的核心精神,展現跨域學習與永續實踐的成果。
在印尼Pacet村,臺科大與泗水理工大學(ITS)、大阪工業大學(OIT)合作,投入農業與環保相關建設。學生們不僅完成溫室修繕、農作烘乾機及堆肥系統的建置,更協助當地農村推動資源循環,提升作物生產效率。同時舉辦「手作肥皂」及「環保袋塗鴉」工作坊,讓社區居民與學童在實作過程中學習永續理念,並促進文化交流,建立起跨文化的深厚情誼。
另一組團隊則與印尼威第曼德拉天主教大學(Widya Mandala Catholic University)攜手,在Gubug Lazaris地區推動社區營造。學生們協助修繕屋頂、鋪設水管與電路,並設置自動灑水系統,藉由程式設計展現智慧應用,提升當地社區自立發展的能力。這些任務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學生實際運用專業解決問題的重要歷程。
就讀設計系大四的黃章綺及化工系大三黃煜凱同學分享,在印尼的偏鄉小學雖然資源有限,但手工藝課程非常豐富,甚至還有皮影戲道具!短短15天,和當地學員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們總是在需要時伸出援手。臨別時眼淚不斷打轉,真心希望未來還能與他們攜手實踐。這段心聲,充分體現跨國合作不僅帶來專業交流,更凝聚了情感連結與文化理解。
7月下旬,團隊走進日本奈良縣川上村,與大阪工業大學合作推動防災與地方創生行動。學生們在當地避難所設置由恆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的「震後建築安全快速評估系統」,並製作多語言避難指示牌,協助提升災害應變效率。此外,團隊更協助開發特色農產品,運用設計思維打造在地品牌,協助村落推廣農產價值,為地方經濟注入永續動能。
8月中旬,行動工程師再度跨海,來到越南芹苴市郊區小學,與芹苴大學(CTU)合作,打造更適合孩童學習與遊憩的環境。學生們設置戶外閱讀角落、簡易遊樂設施與足球場,不僅優化教學空間,更讓孩子們擁有快樂、安全的成長環境。這些努力,讓教育資源在偏鄉獲得更公平的展現,也體現出「教育即希望」的信念。
透過今年在多國展開的跨域行動,臺科大學生不僅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實際解決方案,更在跨文化交流中,培養了同理心、國際視野與團隊合作力。行動工程師計畫展現大學社會責任(USR)的深耕成效,將「在地出發,關懷世界」的教育使命付諸實踐。今年九月,團隊更受邀前往大阪世界博覽會進行佈展與成果分享,將臺科大學生的實作經驗推向國際舞台,展現USR實踐能量。未來,將持續攜手國內外合作夥伴,推動更多元的跨國場域實踐,持續擴散臺科大的國際影響力,並以教育與行動,為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正向力量。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08 10:13:46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