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在全台的「創意、創新與共融」之旅

隨著臺灣迎來一波文化盛季,法國在台協會推出結合藝術、辯論與科學的系列活動,展現法國長期以來在全台各地推動創意與批判思考的承諾。
從臺北的「白晝之夜」(11月1日)到高雄的「思辨之夜」(11月14日),這一系列的活動將帶領民眾一起感受法臺文化交流的多元與活力。
臺北白晝之夜
邁入第10週年的「臺北白晝之夜」源自法文La Nuit Blanche,今年回到圓山,以「Hi’Story」為主題,由黃彥穎與法國策展人Kitty Hartl共同策劃。Hartl的節目有由Lasseindra Xclusive Lanvin領軍、為期6小時的French Voguing Ball,倡導多元與自我表達;以及由藝術家Pierre Delavie於中山橋下打造的沉浸式光影裝置,融合燈光、雕塑與音樂。
此一標誌性活動展現法國將藝術創新與公民參與結合的能力,讓公共空間化為自由與創意的共享舞台。
將對話延伸至臺北以外
法國在台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大型公共辯論活動「思辨之夜」,以探討當代重要議題。今年的思辨之夜移師高雄,體現法國希望與更多臺灣地區觀眾交流的決心。
本屆以「一座島嶼是否可以拯救世界?」為題,邀集來自臺灣、法國與太平洋地區的學者與學生,共同探討島嶼在歷史中的角色及其面臨的現代挑戰。活動設計為面向公眾的「未來世代法庭」,邀請觀眾共同辯論、投票與反思,體現法國對批判思考與公民教育的重視。
科學與創新對話的核心
「科學泡泡堂」系列講座近期在全台登場,為法臺科研圈打造對話平台。今年秋季主題涵蓋半導體地緣政治、太空探索及海洋污染等熱門議題,邀請Mathieu Duchâtel、葉永烜、David Amouroux等專家現身分享。
這一系列活動不僅象徵法臺合作的深化,也顯示雙方正攜手面對全球性的科技與永續挑戰。
透過藝術展現臺灣多元身份
透過現已遍及臺灣11個據點的藝術駐村計畫「Villa Formose」,法國邀請眾多熱愛臺灣的法國藝術家來台,創作與島嶼身份相關的作品;同時,愈來愈多的臺灣藝術家也能透過此平台赴法發展。迄今已有超過20位藝術家、作家與研究者受惠於該計畫。
歐洲高等教育展
超過25所法國大學將於11月8日至9日參加「歐洲高等教育展」,提供臺灣學生探索留法機會。每年約有1,200名臺灣學生赴法就讀高等教育,且人數持續成長。
法國年度文化亮點
法國也將亮相多個台灣重要藝術節,包括11月4日至7日的「TCCF 創意內容大會」,由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主任Gaëtan Bruel領軍,帶領70餘位影視產業領袖出席;11月6日至23日的「金馬影展」,影后Isabelle Huppert與導演Leos Carax也將現身;以及2026年2月舉行的「台北國際書展」,將聚焦法國作家與插畫家的作品。
這些活動體現法國與臺灣在電影、文學、科學與教育等多元領域的深厚交流,也彰顯法國持續深化與臺灣文化與思想對話的決心。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8 12:11:20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