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增12死25重症 20多歲多病史男重症住加護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11月16日至22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較前週下降10.1%,另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2例死亡;其中具心臟、腎臟病史的20多歲男性,一度重症住加護。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天在例行疫情週報表示,監測資料顯示,11月16日至22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8萬5425人次,較前週下降10.1%;另近7日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2例死亡。
郭宏偉說明,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社區中流行的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本流感季累計325例重症病例及45例死亡,其中重症病例以65歲以上長者占63%及具慢性病史者占83%為多,94%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重症個案中較年輕者,防疫醫師黃柏翰說明,有心臟衰竭、腎臟衰竭,並長期洗腎的中部20多歲男性,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11月中旬咳嗽流鼻水,5天後病況惡化,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倦怠等症狀,至急診抽血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上升,電解質不平衡,且X光發現兩側肺部浸潤,檢驗A型流感陽性。
黃柏翰說,醫師研判A流感染伴隨心臟病與腎臟病惡化,且不排除有肺炎,住加護病房治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症狀改善,4天後轉出到一般病房,目前病況穩定。
疾管署表示,全球流感活動度上升,鄰近國家日本、韓國及中國疫情呈上升趨勢;北歐、北非、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區近期活動度及陽性率亦皆上升,西、南、東南亞部分國家以及東、西、中非流感陽性率超過30%。
其中日本部分,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日本疫情快速升溫,11月10至16日當週全國定醫報,平均每家醫療機構為37.73例;其中東京都平均每家醫療機構為44.75人,46週共計有1696所學校、機構採取停課等措施,為去年同期14倍。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部分,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處低點波動,第47週門急診就診計1173人次,與前週持平;近7日新增4例併發重症本土病例,與前7日新增3例相當,近7日無新增本土病例死亡。今年10月起累計36例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其中5例死亡。
疫苗部分,COVID-19疫苗接種累計約142萬人次,其中Novavax JN.1疫苗接種1萬4792人次。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天在例行疫情週報表示,監測資料顯示,11月16日至22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8萬5425人次,較前週下降10.1%;另近7日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2例死亡。
郭宏偉說明,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社區中流行的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本流感季累計325例重症病例及45例死亡,其中重症病例以65歲以上長者占63%及具慢性病史者占83%為多,94%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重症個案中較年輕者,防疫醫師黃柏翰說明,有心臟衰竭、腎臟衰竭,並長期洗腎的中部20多歲男性,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11月中旬咳嗽流鼻水,5天後病況惡化,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倦怠等症狀,至急診抽血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上升,電解質不平衡,且X光發現兩側肺部浸潤,檢驗A型流感陽性。
黃柏翰說,醫師研判A流感染伴隨心臟病與腎臟病惡化,且不排除有肺炎,住加護病房治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症狀改善,4天後轉出到一般病房,目前病況穩定。
疾管署表示,全球流感活動度上升,鄰近國家日本、韓國及中國疫情呈上升趨勢;北歐、北非、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區近期活動度及陽性率亦皆上升,西、南、東南亞部分國家以及東、西、中非流感陽性率超過30%。
其中日本部分,疾管署長羅一鈞表示,日本疫情快速升溫,11月10至16日當週全國定醫報,平均每家醫療機構為37.73例;其中東京都平均每家醫療機構為44.75人,46週共計有1696所學校、機構採取停課等措施,為去年同期14倍。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部分,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處低點波動,第47週門急診就診計1173人次,與前週持平;近7日新增4例併發重症本土病例,與前7日新增3例相當,近7日無新增本土病例死亡。今年10月起累計36例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其中5例死亡。
疫苗部分,COVID-19疫苗接種累計約142萬人次,其中Novavax JN.1疫苗接種1萬4792人次。
- 記者: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