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制衡不公義,是法官的天職
李光龍/退休電子商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頒布2025為禧年,也在禧年的4月21日逝世,什麼是禧年?(CESNUR)創辦人/人權雜誌《寒冬》總編輯Massimo Introvigne認為,這是承認過去的罪孽、懺悔和改正我們錯誤行為的一年,有媒體人稱方濟各是「千年最偉大天主教宗」,也嘆息:失去的是世界的良心。筆者祈願2025 年也是台灣的禧年,這一年加諸於台灣的不公義將會徹底糾正。
世局紛亂,但有一則新聞令筆者感觸很深,媒體報導美國聯邦法官墨菲(Brian Murphy)近日針對川普政府未經正當程序將非公民遣送至第三國的移民政策,發出全國性初步禁制令,堅決捍衛人權與程序正義。他在32頁的裁決書中明言批判行政權濫用,並設下清楚的程序保障,如事前書面通知、15天內可重啟移民程序、陳述迫害風險的實質機會等。墨菲法官指出:「不可彌補的傷害顯而易見,也就是迫害、酷刑與死亡。」這樣的法治精神,不僅展現了民主國家的核心價值,更讓人深刻反思台灣司法實踐中是否真正做到保障人民的基本權益。美國法官勇於制衡違法的行政,連總統也不例外,相較之下,曾經發生在台灣的兩起司法案件,卻令人深感制度之冷漠與法官職責的失衡。
案例一:法官跟著稅官走,以吏為師,曾有武術團體最高法院明確認定敬師禮為贈與性質,不屬應稅所得。但儘管法院判決已清楚表明真相,行政機關卻長期不願撤銷烏龍稅單,導致人民在行政救濟過程中不斷遭遇折磨,甚至要先繳納一半稅額才能提起訴願(目前已修正為1/3)。更令人震驚的是,稅務行政訴訟中出現多位法官曾一整年「100%判人民敗訴」的紀錄,例如: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法官林秋華、劉錫賢、莊金昌就是,明顯違反公平審判原則。美國法官連總統都不怕,台灣法官是怕國稅局嗎 ?人權早已被制度碾壓,哪裡還有「人權」可言?
案例二:還好台灣還是有是非分清的法官,1.8萬罰鍰引發祖厝法拍造成人民權益受損。
基隆市民陳青旭因積欠1.8萬元罰鍰,三層樓祖厝竟遭違法法拍,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發現有錯誤,在未具明確法律授權下撤銷拍賣、撤銷所有權登記,導致買受人林姓民眾提告,法院最終判定執行署違法並應賠償林所失利益約74萬元。感謝法官對行政機關的錯誤做出正確判決,彌補在程序正當性不足下貿然行動的嚴重後果。
這些台灣案例揭示出幾個關鍵問題:
法官的責任與良知不足:若行政法院長期出現特定法官對人民「100%敗訴」的情況,司法機制本身應被檢討,要優先汰除這樣的恐龍法官。
程序正義未被貫徹:相較於美國法院強調的每一個程序保障,台灣許多訴訟反倒以行政便捷之名剝奪人民申訴與陳述的機會。
美國墨菲法官不畏高權的裁決之所以令人動容,不只是內容正義的體現,更是其願意挺身而出,捍衛法治精神與人性尊嚴。民主制度的核心,是讓法律成為保護人民而非壓迫人民的工具。
我們期盼在禧年台灣司法體系能從中汲取養分,因為制衡不公義,是法官的天職。當人民面對公權力,應得到保障與傾聽,而不是被機制吞噬。唯有如此,法治才不會成為空談,正義才不會遲到或缺席。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劉書彬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匯流筆陣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