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聖專欄】從「四號死了了」到「黃復興喪失武德」:軍中老將季麟連的墮落與警示


【何啟聖專欄】從「四號死了了」到「黃復興喪失武德」:軍中老將季麟連的墮落與警示


何啟聖/資深媒體人


一句「四號死了了」的輕佻失言,讓季麟連這位曾經頭頂黃埔光環的退將,再次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他在鄭麗文造勢的餐會上,他情緒失控、得意忘形,當眾貶損四號候人郝龍斌,如此低俗與不堪,豈只是說錯話這麼簡單?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姿態表現——權力需索早已壓倒了軍人風骨,諂媚奉承蓋過了軍人操守。他曾批評國民黨「內鬥內行」,而他正身體力行的做了示範。


一場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原是菁英之間的公平競爭,讓黨員自由選擇的過程,卻因為少數退將的過度干預而變質。季麟連此次不只語出傷人,還在黨內多場聚會積極運作,用自己的地位影響同志,企圖塑造單一輿論。黃埔出身者眾,但絕大多數袍澤仍堅守分際、尊重黨內民主,真正會口出「四號死了了」這類輕佻語言的,是極少數將軍政治的遺毒。將軍名器不等於可以高高在上,更不等於能為私心遮掩公道。


事實上,這已非季麟連首次「賣力演出」。四年前,江啟臣競選連任黨主席時,黨秘書長李乾龍特別邀請部分軍系退將在家中餐敘,席間備妥三瓶珍藏卅年的八一年金門陳年高粱,季麟連當場舉杯藉著視訊對著手機那端的江啟臣表示效忠,滿場軍中同袍還未回神,一週後,他卻已陪著朱立倫去登記參選,旋即獲得黃復興黨部主委一職。這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操作,從軍倫理何在?誠信何在?


軍人信念,應該是「義以為上」,而不是「權力為上」。更諷刺的是,在朱立倫訪美時,曾公開表示「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此言在黨內引發震撼波瀾,卻獨獨有季麟連在中常會上發表一份報告,極力為其辯護,宣稱此言無礙中華民國主權。該報告經媒體披露後,外界一片譁然,甚至黨內基層也為之氣憤不平。一位應代表軍人立場的退將,卻如此配合政治語言,委曲求全,令人痛心,更讓黃復興蒙羞。


如今,他又全力為鄭麗文奔走,不惜為她拉票、誹謗對手,只為重演當年的「擁人上位」劇本。難道這一次,又是為了副主席、不分區立委或某種政治職銜的延續?季麟連自詡為軍系代表,實則早已放棄軍人的風骨,只剩在政黨之間投機換位的技巧。這樣的行為,不僅是自我侮辱,更是對黃埔精神的侮辱。黃埔教導我們的是「貪生怕死請走他路,升官發財莫入此門」,而你自甘為政治軍人,其厚顏舉措,令人啞然。


更令人不安的是,季麟連的行徑,引發其他退將的競相效尤,形成一種「輸誠比賽」。一位擔任校友總會理事長的退役中將甚至公開發表聲明,呼籲大家不要「再投錯一次」,語氣間明顯要將黃埔同袍綁入他的政治判斷。但請問,四年前,是誰揮舞著黃埔大旗,拉著大家去投朱立倫?結果帶來的是失望與崩解。若說錯誤,是不是該先對當年選擇負起責任,向同袍致歉,再來談什麼教訓?不道歉,卻要再一次呼喚盲從,這不是帶路人,而是亂軍的先鋒。也難怪陸官卅七期的大學長何世同將軍也發表公開信,要求適可而止,要求其牢記「黃埔精神」。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大學長的苦心孤詣,在利慾薰心的部份退將心中,何足道哉!繼續依著季麟連的步伐,試圖超越、突出。


我們要嚴正指出:介入選舉不是問題,但以黃埔袍澤之名濫用影響力,就是對黨員的羞辱。當「黃埔精神」淪為升官的通行證,當軍魂成了政治利益的交換籌碼,那就不是「參與」,而是「玷污」。季麟連如今的角色,早已從「退將」變成「政治侍從」,一味迎合高層權勢,對自己過往軍旅光榮毫不尊重。他的所作所為,不只令人不齒,更是對所有遵守紀律、堅守操守的袍澤赤裸裸的羞辱。我們尊重每一位退將的投票權利,但我們更相信,絕大多數的黃埔子弟,眼中有國、有黨、有良知,絕非會隨波逐流、搖尾奔走。不要再將軍魂當成政治資本,更不要把退將群體變成特定候選人的宣傳工具。


朱立倫之所以敢裁撤黃復興黨部,也正是看穿這些人根本沒有軍人該有的骨氣。對上無諍言,對下強勢跋扈,對權勢唯唯諾諾,一副唯命是從的樣貌,甚至連一聲反對都不敢發出——那還剩下什麼尊嚴可言?最後整個軍系都因一個人奴顏媚骨而成為被唾棄的象徵。


這場選舉,本應是一場關於理想、路線與未來的選擇,卻在這些「政治押寶者」的操弄下,變得面目全非。我們呼籲多數黃埔子弟,別再被少數的操弄者牽著走。真正的忠誠,是對中華民國的信仰,不是對某人的依附。真正的尊嚴,是堅守原則,不是換取權力的出賣。讓黃埔精神歸黃埔,不要再淪為政客的墊腳石;讓黨員自由選擇,不要再被昔日將軍的私心綁架;讓國民黨真正重生,而不是繼續在虛偽的忠誠與空洞的表演中沉淪。


歷史會記得今天的選擇,黨員也會看清誰是真正關心黨、關心國家的人。至於季麟連,如果你真還留有一絲黃埔的良知,那麼請你閉上嘴巴,收起身段,別再將你的野心,壓在我們對你最後僅存的丁點敬意上。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何啟聖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何啟聖專欄】日本在野共推首相的啟示:當「合作」終於成為理性政治的起點


【何啟聖專欄】日本公明黨難容高市早苗 鄭麗文卻緊抱不放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