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有颱風?留意2低氣壓發展 專家揭對台影響

[周刊王CTWANT] 楊柳颱風登陸台灣僅3小時就遠離,隨即又恢復夏季的天氣型態。要特別留意2個低氣壓發展,南海系統可能增強為颱風,但對台灣無直接影響,而台灣以東琉球海域的低氣壓發展成颱的機率較低,但距離比較近,仍需持續觀察。
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吳聖宇說明,明、後天太平洋高壓增強,高壓中心可能向西推進至台灣以北,台灣附近為明顯且較強的偏東風環境,迎風面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西半部午後仍有局部短暫熱對流雷雨,不過降雨會較為減少,降雨範圍以山區為主,雨勢也較為減小。西半部局部單點持續會有超過36度以上高溫出現的可能性。
周日起,南邊的季風低壓槽再度北抬,下周一、二將會經過台灣附近然後繼續北上,天氣漸趨不穩定,周日午後雷雨增多,範圍擴大並有局部大雷雨出現機會,下周一、二會更不穩定,持續要注意午後大雷雨發生的情況。

這次的季風低壓槽內預估在南海、台灣以東的琉球海域將會各自有低氣壓系統發展,其中位於南海的低氣壓發展較好,可能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大致會趨向海南島、廣東西部沿岸移動,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台灣以東的琉球海域低氣壓大致會緩慢北上,預報資料也顯示發展性較低,增強幅度有限,但是因為距離台灣不遠,未來仍需要多加觀察。
到了8月最後一周至9月初,南海到菲律賓以東海面的季風低壓槽可能又會再度建立,低壓槽中可能會有擾動開始發展,不過時間還久遠,擾動的發展及移動都還有待觀察。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