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用水沖!比特犬攻擊再現 泌尿科醫師揭咬傷緊急處置三步驟

[周刊王CTWANT] 近期新竹縣發生比特犬攻擊事件,這讓比特犬再度引發關注,而自2022年3月1日起,台灣已全面禁止飼養或輸入比特犬及其混種犬。現有飼主必須在2023年2月28日前完成寵物登記備查,逾期者除面臨罰鍰,犬隻還可能被政府沒入。為此,根據泌尿科醫師呂謹亨也撰文提醒,比特犬仍被列為「具攻擊性寵物」,外出時必須由成年人陪同,使用長度不超過1.5公尺的牽繩並配戴口罩,否則一旦發生意外,飼主將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呂謹亨醫師在FB粉絲專頁文章顯示,比特犬的力量與警覺性極高,若缺乏妥善訓練與控管,極易因刺激或誤判而攻擊人。
除了關注犬隻管理,呂謹亨也提醒,一旦遭狗隻咬傷,民眾應立即以肥皂與大量清水沖洗傷口,時間至少15分鐘,力求徹底清除病毒及細菌。之後應使用優碘或70%酒精消毒,並儘速就醫,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需接種狂犬病疫苗或破傷風疫苗。若咬傷部位出血嚴重、傷口深或出現腫脹發燒情況,更需立即送醫處理。
也有媒體報導指出,雖台灣自1959年後未再出現人類狂犬病例,但境外移入風險仍存在,尤其在動物咬傷事件後,若延誤施打疫苗,仍可能感染致命性疾病。根據疾管署資料,每年約有4萬人因動物咬傷就醫,其中狗咬事件占大多數。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