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辦理「三寮灣里海倡議平台會議」展現生態韌性
【今傳媒/記者張淑慧 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致力於打造台南市北門區三寮灣社區為里海社區,今(14)日在三寮灣東隆宮文物館舉辦首場「三寮灣里海倡議培力深化暨韌性、評估推展平台會議」,並發表「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海景(SEPLS)韌性評估」工具的初步成果。分署長李定忠表示,未來將共同尋求協力機制,推動三寮灣紅蔥頭產業與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此次會議吸引了多方參與,包括嘉義分署長李定忠、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七股研究中心主任劉靜榆、北門區長林建男、三寮灣東隆宮總幹事吳崑源、三慈國小校長郭詔維、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莊孟憲,以及社區居民等共襄盛舉。
李定忠指出,三寮灣素有紅蔥頭產地之稱,在地農民透過休耕期間的「關水」傳統,利用5至9月的梅雨、西南氣流及颱風降水,稀釋土壤鹽分,以利秋季種植紅蔥頭。同時,此農法也營造了水鳥棲息的理想環境,吸引包括黑面琵鷺等候鳥前來,形成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生態共存共榮的景象。然而,隨著全球化及都市化的影響,農業勞動人口外移及產業競爭力不足等問題,威脅地方產業與生態棲地的存續,使這片珍貴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面臨嚴峻挑戰。
為因應上述困境,嘉義分署透過SEPLS韌性評估工具,深入訪談三寮灣社區的蔥農及文史工作者等多方利害關係人,以「由下而上」的方式盤點在地優勢與弱勢,並釐清社區最迫切的議題。根據韌性評估結果,未來可透過發展友善品牌提升紅蔥頭產業價值,導入友善環境耕作以維持產能與產值,同時結合賞鳥活動,吸引更多友善消費者。藉由串聯「人網」、「產業網」與保障生產地景的「綠網」,持續推動「關水」農法的保育功能。
此次平台會議首次向外界公開韌性評估成果,並邀請農業、生物研究單位、在地農會等產官學相關部門與社區居民進行深度交流。李定忠強調,希望透過會議將計畫從評估階段推向實際行動,讓三寮灣不僅保有美麗的鹽分地帶傳統農村特色,更成為產業與生態共榮的「韌性里海地景」典範。
圖/大台南記者公會提供
- 記者:今傳媒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