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APP熱夯 恐有資安疑慮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健康APP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幫助性也很高,但專家提醒務必要小心隱私與安全風險。


市面上有許多直接提供消費者使用的健康APP,例如提供正念練習與呼吸訓練的正念App,或讓直接透過手機連線接受治療的服務。健康類APP日益普及化,每天都有數百萬人在使用這類應用程式,意味著用戶體驗總體上是積極的。但專家同時也警告指出,這些平台存在著一些風險問題。


首先,許多應用程式不受政府監管。美國心理學會高級主管、心理學家Vaile Wright在節目中分享表示,這些應用程式無需證明自己有效,也無需證明自己安全,更無需證明能保護用戶的資料隱私。「例如,你可能不想讓你的老闆知道你正在使用一款幫助你減少飲酒的應用程序」她說。


如果這些工具沒有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批准,當然也就不符合保護敏感健康資訊的《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這意味著沒有任何監管機構或法律可以保障用戶的個人健康資訊安全,資料恐有外洩風險。



健康APP熱夯 恐有資安疑慮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這些應用程式遵循著非常特殊的商業模式,也就是優先考慮獲利能力,因此有時這種緊張關係會導致業者做出錯誤的選擇。2023 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發布了一項擬議命令,禁止線上治療平台 BetterHelp 為廣告目的分享消費者資料。起因在於BetterHelp公司被指控將敏感的客戶資料分享給 Facebook 和 Snapchat。為此BetterHelp 被要求向消費者支付 780 萬美元,並於 2024 年開始發放。


在決定使用任何應用程式之前,請閱讀服務條款和隱私權政策。雖然有些麻煩,但至少有助於更清楚了解業者的做法。此外,還可以對這家開發公司做些調查,例如,他們有專家嗎? 有顧問委員會嗎? 是基於一些已知的心理學原理來建構的嗎? 這些資訊將有助於了解公司的內部政策。


Wright認為健康類APP十分有用,但是用戶必須同時了解使用的好處和潛在的風險,在充分掌握資訊後,根據自身需求與能接受的風險程度,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Reference:


Wellness apps are popular and can be helpful, expert says, but they ‘don’t have to prove they keep your data private’: How to keep your info safe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