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新連結的人,是誰?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生命連結」,這是指周邊的人際關係裡,曾經有過失聯情形,可能是個性不合、磁場不合,或是誤會連連,以致日漸疏遠;也有的明明對方就在同一個屋簷下,卻是「心理距離」在3500萬哩之外,好遙遠啊!
人生功課尚待完成
有的斷絕連結也就讓一切雲消霧散,但是有的是人生功課尚未完成,於是需要重新做好生命連結了。如下分享三種決心重新生命連結的例子:
第一例:兒子手術後吐真言
雪禎在保險公司擔任經紀人,每天東奔西跑拜訪客戶,還要參加公司業務會議,說多忙就有多忙。
儘管老公偶而嚕囌兩句:「妳每天照顧客戶,不管我們死活。」,雪禎充耳不聞,因為家裡開銷大,一兒一女的大學住宿費、學雜費……光靠老公的薪水是不夠。
有一天,兒子腹痛如絞,緊急送醫,發現是闌尾炎(俗稱盲腸炎),立刻開刀後,兒子在恢復室逐漸清醒,雪禎直衝病床,安慰的話還沒開口,兒子竟然說到:「媽,高中時,桌上的錢,我真的沒拿……」
雪禎乍聽,心頭一怔,五年前的事,兒子竟然在麻醉劑消退之際,忍不住說出口,可見他藏在心頭多時了。
雪禎在兒子住院這段日子,把工作腳步放慢,更樂意聆聽兒子的心聲,原來兒子並非沈默寡言的人,其實是身邊少了個聽懂他內心感受的人,雪禎在跟兒子重新做好生命連結的過程,她直呼幸運:「兒子幸好在迷糊中勇敢開口了。」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第二例:媳婦有苦難言
「媳婦明顯在躲我。」李華談起媳婦心裡很多矛盾,因為同住一個屋簷下,互相照面時,她想多講幾句關心的話,往往媳婦點個頭,手指向廁所,一如往常地避開了。
「媳婦是我的功課」李華承認和媳婦「不熟」,「她到底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多說兩句,她就皺眉頭了。」,「可能她娘家父母近況不佳,一個中風、一個失智,但是我很好,她可能害怕我問東問西。」
李華剛從教職退休,她樂意等候媳婦回心轉意,心中一直默默祝福她,「不強求不奢望,透過媳婦的反應模式,我和自己的生命對話,相信終有一天,兩人可以剖心對談。」
第三例:自己迷途知返
趙剛,誠如他的名字,待人處事就是剛正不阿,這種耿直不屈的態度固然在工作上,讓長官欣賞,讓廠商佩服,但是在家人關係上則連連碰壁。
趙剛的老婆多年來急於離去,趙剛「不准」;兒子早就形同陌路,趙剛「不甩」;女兒經常有各種名目來要錢,趙剛則是「不懂」。
50+之後,趙剛可能世面見多、歷練變多,他開始懂得返回內在自我檢討:「究竟是家人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
有一天,他帶著疲憊的身體,將車子停妥大樓停車場,一腳踏入電梯,心中突然跳出一句話:「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我自己的責任。」
電梯冉冉上升,他細細咀嚼這句話的涵義,就在8樓電梯門乍然而開之際,他決定改變心態,不再抱怨家人不理他,而是笑咪咪地主動去打招呼。
「只有我跟自己和解,才能跟家人好好相處。」,趙剛在生命連結的路上,他找到了「回家」的捷徑。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