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機器人進駐 板橋榮家年省逾千小時巡房重擔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板橋榮家為應對高齡化社會與長照人力日益吃緊的挑戰,率先導入多類型貨架整合便利型自主搬運機器人,成功為擁有超過800張床位、平均年齡超過83歲的住民,帶來更安全且有效率的照護模式。這項創新應用不僅緩解了現場「高齡照顧高齡」的沉重壓力,更將照服員從繁瑣的勞務中解放出來。
板橋榮家主任陳桂美指出,機器人身軀窄小,能靈活穿梭於養護病房。在白天,它負責將尿布、醫療耗材等物資配送至護理站;到了夜晚,它則化身為「守夜人」,依路線自主巡邏,並透過零接觸式感測器監測住民的生理資訊和離床狀況。日夜運作總計,機器人每日能替代約250分鐘的工作量,換算下來,一年可為機構釋放超過 1,500小時的寶貴人力。
她表示,機器人最大的意義在於帶來了照護心境的轉變。由於機器人承擔了最耗力的配送和巡房任務,照服員得以將時間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從過去的「匆匆看看」,轉變為能「陪在床邊聊兩句」,提供長輩更有溫度的陪伴與更細緻的病況觀察。住民們也熱情地接受這位新成員,親切稱呼它為「小幫手」,讓冷清的走廊增添了安全感與人味。
陳桂美強調,未來,板橋榮家希望打造一個更智慧的閉環架構,讓機器人成為智慧照護的行動中樞。透過機器人與零622622接觸式感測器串接,形成「感測器是眼睛、機器人是腿、護理師是大腦」的協作系統,一旦偵測到緊急異常,系統便能自動派遣機器人前往現場回傳影像,協助護理師在第一時間做出準確判斷,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打擾,讓智慧科技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 記者:民眾網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