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兩岸篇幅縮短!賴清德演說跳脫兩岸

相較於去年,賴清德兩岸篇幅明顯收斂。(圖/NOWNEWS攝影中心)
[NOWnews今日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10)日發表雙十演說談話,其論述上延續他自去年520上任以來的治國主軸—「民主、繁榮、和平」,但在政治敘事上出現轉折,相較於去年,兩岸篇幅明顯收斂,不再以兩岸關係為軸,而是從台灣主體性出發,轉向「世界的台灣」的大格局。
賴清德去年520後,其重大場合演講,都是緊扣「民主、繁榮、和平」三大主軸作為精神貫穿,此次國慶演說也不例外,有關內政層面,依舊強調經濟繁榮;在和平層面,則談到兩岸、國際、增加國防預算,並以二戰80週年為引,重塑和平民主的國家敘事,同時向國際呼籲,面對威權主義擴張,民主台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是國際社會負責的一員,會守護台海和平穩定。
值得玩味的是,賴清德此次共提及「台灣」51次,創近年新高,反觀「中華民國」僅2次,對於國家名稱稱呼,正是凸顯國家認同及台灣主體性。
歷任元首在國慶典禮、就職演說中的的兩岸論述,往往是重大觀察指標,也被視為觀察執政黨兩岸氛圍的「風向球」,從前總統馬英九拋出「兩岸關係非國際關係」、前總統蔡英文「兩岸互不隸屬」穩固主權基線,到今年賴清德不再強調「兩岸互不隸屬」,除了顯示這類的政治語言,早已是社會最大共識,已不需要再多加琢磨之外,更是跳脫兩岸框架、跳脫中國,轉向「世界的台灣」。
對於外界關切兩岸篇幅變小,府方人士表示,篇幅有沒有變小不是重點,關鍵在於「世界的篇幅變大」。面對國內外局勢嚴峻挑戰,賴清德在重大演說不再以兩岸論述為軸,而是以「戰略印太」為核心,強調台灣已經是世界的台灣,展現面向國際社會戰略自信。
相關新聞
賴清德演講這1句有懸外之音!他揭偷偷打臉國民黨主席選舉
從台灣主體性出發!拆解賴清德國慶談話「3大核心、3大意義」
韓國瑜國慶狂轟綠營執政!府方好意外:不實消息當演講內容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