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千名環保志義工雲林競技,相約115年苗栗再聚


2 千名環保志義工雲林競技,相約115年苗栗再聚


【記者黃楸玲/台北報導】


環境部與雲林縣政府合辦的「114 年全國環保志(義)工群英會」11月1日於雲林縣立體育館盛大舉行,環境部彭啟明部長、雲林縣張麗善縣長及張嘉郡、劉建國立法委員都親臨會場,為來自 22 縣市超過 2,000 名的選手加油打氣,現場並表揚各縣市推薦的34 位模範環境教育志工,感謝他們長年以來的奉獻與堅持,成為全民環保及環境教育的最佳代言人。而經過一整天的環保知識與趣味競賽交流後,22 縣市均收穫滿滿,共獲得 95 個獎項,賓主盡歡,滿載而歸,並相約明年到苗栗再會。


彭部長在致詞時表示,長期以來環保志義工都是政府推動環保工作最好的幫手,每一位也都是他最好的代言人,靠著志義工在每個角落的努力付出,臺灣的環境才能越來越好。另外也特別感謝雲林縣政府在這段期間的付出與支持,無論是九月以來協助嘉義及花蓮在風災、水災後的救災復原,以及目前廚餘議題的因應處理,雲林縣都樹立了很好的模範,並給予環境部非常大力的支持。在今日的活動中,也做到包含吃在地、食當季惜食理念的推廣,以及使用環保杯、循環餐具,減少一次性用品,減少廚餘的產生等,都是最棒的循環經濟與環保生活示範。謝謝志義工們從社區、學校到市場街巷,長期投入環境保護、資源回收與環境教育,讓環保深植民心。


環境部最後表示,11月1日到場的2,000 名環保志(義)工都是經過各縣市初賽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大家在「環保金頭腦」 、 「資源分類王」 、 「資源灌籃高手」及「清掃接力賽」等 4 項兼具趣味與知識,動腦也動手的活動中,熱鬧且開心地完成今天的活動,並在環境部謝燕儒次長的見證下,由雲林縣環保局張喬維局長將大會會旗交接給苗栗縣環保局陳華盛局長,相約大家明年到苗栗縣再相聚。回應民間團體「為氣候而走 打造韌性臺灣」遊行

:::

氣候變遷

114-11-01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民間團體今(1)日舉行「為氣候而走 打造韌性臺灣」遊行,環境部表示,對抗氣候變遷,需要大家一起行動。這個月即將在巴西貝倫(Belem)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就是以「全球共作(Global Mutirao)」為主題,呼籲政府與非政府以集體行動推動「巴黎協定」的全面落實。臺灣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與國際同步提出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 3.0) ,將持續攜手企業、青年及民間團體共推氣候行動,提升氣候行動量能,打造韌性永續家園。


114年是全球面對氣候變遷關鍵的時刻,賴總統主持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在114年1月提出2030、2032、2035年國家減碳新目標,及加大加快的減碳旗艦計畫。10月30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5次會議,賴總統表示,「綠色成長」是驅動國家整體發展的強大動能,未來要繼續強化,做到「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新局;政府會持續努力並結合更多民間力量,逐步強化面對災害能力,建立更完整氣候調適機制。


2025年環境部氣候行動五大共作成果


一、邀企業公私協力,碳定價制度創造淨零轉型新動能


114年是臺灣碳費元年,象徵以經濟誘因驅動減碳的新階段,透過自主減量計畫,帶動超過9成碳費徵收對象加大減碳力道,預估2030年有3,700萬公噸CO2e減量效果。114年5月23日成立「綠色成長基金」,由國發基金挹注100億元帶動民間投資淨零永續新興產業,並邀企業成立「綠色成長聯盟」,透過公私協力的參與模式,加速我國碳市場制度與國際接軌。


二、擴大社會溝通,凝聚氣候行動共識


自114年4月起,環境部與各部會協作推動20項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邀集產官學研及民間團體共商氣候解方,並就我國減碳新目標舉辦分區溝通座談會議,包含超過20場、4,300人次參與的社會溝通會議,多元蒐集民間團體、青年等各方意見,凝聚全民共識,使氣候行動逐步從政府倡議轉為全民實踐的新文化。


三、開展國際合作,展現臺灣淨零行動力


臺灣114年邁出國際合作重要一步,與友邦巴拉圭正式簽署「碳權合作備忘錄」,將在《巴黎協定》機制下展開減碳與技術合作。另致力於「綠色成長聯盟」能力建構,邀請企業赴德國進行總量管制排放交易制度交流。


四、青年參與&綠領培育,打造淨零世代氣候行動


環境部邀教育部、大專院校及高中學科中心共同辦理淨零世代系列活動,設置青年氣候行動專區及互動平台,走入校園與大專青年多元交流,邀高中教師增能研習,並透過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選派臺灣青年代表赴巴西參加COP30交流;另建立綠領人才培育制度,設立資訊與職缺查詢平臺,多元鼓勵及支撐青年投入氣候行動。


五、啟動跨部會、跨領域、全民參與的氣候調適行動


面對創紀錄高溫挑戰,環境部成立「臺灣抗高溫對策聯盟」,串聯中央、地方與產業力量,推動行動、科學與制度三面向調適策略。114年推出「抗高溫涼適地圖」,整合全臺3,300處避暑點,並舉辦「抗高溫行動展」吸引逾4萬人次參與,提升全民防熱知識與行動力。


環境部指出,114年是臺灣邁向淨零轉型的重要里夢程碑,從碳費制度上路、提出NDC3.0到綠色成長啟動,都是政府與企業及社會各界一起行動。如同賴總統在30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所說,歡迎更多國人一起關注氣候變遷議題。在轉型路上,除了政府做前鋒,也需要社會的共識、產業的活力,以及全民的參與。大家各司其職,同舟共濟,一起前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