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預言沒來仍焦慮!心理師5招減少恐懼感

有些民眾受到末日預言影響,出現焦慮等情緒,心理師分享可藉由5種方式,減少對末日的恐懼。(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在《我所看見的未來》作品中,預言「2025年7月5日凌晨4:18將發生嚴重的大災難」,引發網友及媒體關注;更有不少民眾心理產生焦慮感。諮商心理師黃柔嘉提到,可透過5種方式降低情緒的堆疊,減少對於末日的恐懼。
近期的末日預言讓不少人心裡受到衝擊,甚至有網友在5日凌晨仍持續上網關注。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黃柔嘉提到,前陣子的戰爭或車禍新聞,確實喚起許多人對於死亡的焦慮。
但末日預言的新聞屬於集體的感受,黃柔嘉表示,這不只是影響個人,在近日社會較動盪的狀態下,大家對於末日預言可能會有更多的情緒堆疊。
不過,雖然末日預言時間點已過,但仍有消息傳出可能在7月份發生,要舒緩焦慮及恐慌情緒,黃柔嘉提到,第一時間可先回到自己身上,透過「身體掃描」的放鬆訓練,或是進行腹式呼吸,平緩肌肉緊繃、手足無措、心跳加快等狀態。
黃柔嘉指出,在想法上,可藉由整理生活目標,持續安排或計劃個人生涯等,降低焦慮感。心理師認為,對於重要他人等親朋好友的連結與關係也非常重要,與親友的相聚,透過實體碰面,可暫時離開3C世界,減少看到預言的新聞。
黃柔嘉也建議,在行為上減少相關關注新聞報導,不要讓自己持續暴露在訊息中,對於這樣的認知也要有知覺的規劃及忍耐,因為有時候看到標題就想點,但我們要有意識地看到滑過即可。
黃柔嘉說,也可以思考對於近期生活做了那些努力,提升對於生存、生活的意義感。
相關新聞
嚴防丹娜絲颱風!武陵、清境農場6日中午預警休園
丹娜絲颱風恐襲台!離島船班停航班次 最新異動一文看懂
丹娜絲逼近台灣!玉山國家公園全面封園 休園異動一次看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