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不滿「治療肝炎7年變肝癌」竟揍醫師 台大醫院發聲回應了

台大醫院本週發生醫療糾紛,驚傳一名69歲洪姓男子不滿罹患肝炎治療7年,仍惡化成肝癌,竟在診間毆打醫師,造成醫師下巴受傷。台灣消化系學會與台大醫院昨(9日)發聯合聲明,呼籲慢性B型肝炎患者應定期追蹤、進行肝癌篩檢,並遵從治療計畫,即使接受抗病毒治療,B肝患者仍有約四成機率罹患肝癌,此情況並非治療無效,而是突顯持續篩檢與追蹤的重要。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與台大醫院聯合聲明表示,已出現肝硬化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建議終身服用抗病毒藥物,且相關藥物現已納入健保給付。聲明強調,即使規律服藥,也不代表可高枕無憂,呼籲民眾勿輕信偏方或流言,應定期進行追蹤與癌症篩檢,才能在肝癌初期即時發現病灶,並配合適當治療,以提升療效,維護肝臟功能,進一步延長患者壽命並改善生活品質。
台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劉俊人指出,B型肝炎患者經治療後,可降低肝硬化風險,並穩定控制肝臟發炎情況,但多數病人在接受治療前,肝臟已出現變化。由於病毒感染對肝臟可能造成多重影響,包括促使肝腫瘤生成,這類情況往往難以完全透過治療避免,因此患者愈早治療愈有利,必須定期追蹤。他補充,臨床上不少病人即便治療成效良好,罹病一段時間後仍可能發展成肝癌。
(熱門點閱:揭柯文哲欲設副主席遭民眾黨冷落 徐瑞希:誰在背後共謀欺瞞?)
劉俊人表示,B型肝炎合併肝硬化的患者,若接受抗病毒治療,可降低約六成肝癌發生風險,但仍有四成患者可能罹癌,無法完全避免罹癌可能性。若不幸確診肝癌,早期病人可採手術切除、局部電燒或肝臟移植等方式治療;病情較嚴重者則可選擇肝動脈栓塞、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等方案。只要依照醫囑積極治療,就有機會穩定病情、增加存活率。(責任編輯:卓琦)
- 記者:上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