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跟著獵地大戶買房子

房市熱,熱錢更熱,支撐房價不墜,房地產成為有錢人最流行的投資標的,讓一般小市民有被「趕出」台北市的恐懼,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六路資金「瘋」房市,不斷拱高大台北房價嗎?本刊揭開獵地大戶獨門心法,小市民也可循著百億大戶的軌跡,找出房市致富之鑰。

正當央行總裁彭淮南與行政院長吳敦義宣示要打壓過熱房價的同時,位在台北市中心的友友飯店集團在自家飯店中,張貼了一份公告昭告員工,友友將要在台北市進行擴點,只要有一百個房間以上的旅館或是整棟的商辦大樓,都是友友的標的。

友友集團董事長潘仁德膽敢如此「逆勢」,主要是因為他的七家飯店,有四家是自有資金,沒有銀行貸款,另外三家則是房東捨不得賣。從房地產起家的潘仁德,苦於低利率環境,資金沒處去,但又對漲幅已大的股市失去興趣,他當前的投資標的只有商辦與旅館,且願意付現金,央行對銀行放貸的管制,對他起不了作用。

像潘仁德這樣手握大筆現金無處去的人,充斥全台。看看仁愛路四段的豪宅「吾疆」,還沒公開就已經銷售一空;元大建設二○○九年十月跟一些舊買家宣布要在內湖五期重劃區蓋豪宅,但價格需等到一○年開工才定,消息放出不到一周,三十四戶全被訂光,這些大戶沒開價就買,還有人願意追價;羅斯福路四段的「基泰台大」建案,訂戶超過要蓋戶數的四倍,建商擺不平而遲遲不敢動工,大戶們搶買房子的景象到處可見。


錢多、利小、地少 新舊國內外資金搶進房市

的確,無論是壽險資金、衣錦還鄉的大陸台商與歐美日台商,或是原先台灣人放在海外的資產,以及在股市賺到錢的大戶,甚至是過去在科技業賺到錢的大亨,還有看好兩岸未來的中資,這六路資金統統把錢「灌進」台灣房地產中,而且目標大多鎖定在大台北地區,連四大基金之一的郵儲基金,也為了有比定存好的報酬,在○九年下半年買了一間新店商業大樓的餐廳店面來收租,政府基金都如此,大台北的房價跌得下來嗎?

其實投資收益型商辦大樓是壽險資金的投資本業,上市櫃建商覓地蓋大樓更是份內的事,卻因台商、富人與中資加入獵地行列,壽險與建商頓時多了不少競爭者。

回台獵地聲勢最浩大的台商要屬康師傅魏家兄弟了!雖然頂新魏家兄弟低調回台,卻是高調買樓,一出手就是九戶仁愛帝寶、一○一大樓三○%股權,三年就花了五十多億元在房地產上,目前還委託很多商仲業者要尋找有三%到四%報酬率的商辦大樓,跟壽險業搶「地盤」的意味甚濃。

科技大老、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則是建商的朋友也是敵人,他在科技業賺到大錢後,近三年,將大筆資金投到房地產上,從北到南都有他的土地,原先他在高雄買地與國揚合作蓋豪宅「國硯」,日前乾脆買下皇普建設,自己蓋起房子來,從科技大老變身成地產大亨。

「台灣錢真的淹腳目,在社會財富不平均下,對大多數的上班族而言,會覺得房價偏高,但對滿手現金的有錢人來說,房地產還是最穩健的投資,」仲量聯行台北分公司總經理趙正義一語道出了房地產的現況。

這批估計高達上兆元、瞄準地產的資金,有一大部分是被○九年的金融海嘯「嚇」回來的海外資金,他們不敢再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大筆資金銀行定存又不收,且利率低至一%,加上美國政府以強硬手段要對富人課稅,擁有綠卡的台灣富人搶著把錢匯回來,才會有央行以「出具單據不明」來阻擋這筆強大熱錢流入所導致的升值壓力,而這些資金通常都以買實體的房地產來保值。(全文未完 更多內容請看338期財訊雙週刊)